为进一步营造“关爱环卫工人·共建洁净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全社会给予环卫职工和环卫事业更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进一步增强环卫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自觉践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行业精神,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保障水平,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结合2017年“关爱环卫工人·共建洁净家园”专项行动,评选表彰了一批对环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彭景国
平凡岗位谱写精彩人生
我叫彭景国,是一名“80后”,来自上海东晨市容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同济作业区。工作中,我敢于创新,开拓性地开展了大量日常生产、突击生产的实效性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可。
我负责的同济路是宝山区的主要干道,连接着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地多,渣土乱倾倒多,无证设摊多,外围作业格外困难。我抓住市民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并把它们作为自己工作的突破口、创新点,在今年创卫复审迎检期间,带领作业区员工们,向一个个脏、乱、差的死角发起了攻坚战。
在杨家宅城中村整治中,我凌晨5点就带领职工开展义务整治;41度极端高温下,我和同事们冒着酷暑捡拾逸仙路高架洒落的泡沫垃圾; 铁山路无主垃圾整治,我们不知疲倦地挥动着铁锹,一下、二下、三下……无主垃圾没有了,我们的手上却留下了一串水泡。在我的带领下,班组同事们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主动承担起守护城市一方洁净的职责。我常对同事们说:“环卫工作很平凡,甚至被有些人看不起,但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位,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
脚踏实地才能干出成绩,我会坚持把环卫这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精,在赢得大家认可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荣耀。
卫益民
无需扬鞭自奋蹄
我是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桥吊司机卫益民,在环卫一线已工作了整整28年,一直从事垃圾的装卸作业。随着公司转型发展,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2009年,我成了老港桥吊第一人。为了快速了解新设备,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我认真翻阅各种书籍,学习桥吊远程监控rcms、桥吊远程操纵rcmo等,练就过硬本领。
如今,我朝着“精一门、会一门、学一门”的新型桥吊司机迈进。随着城市的发展,垃圾的递增,应急作业如家常便饭。为了确保日产日清,我总是自觉延长作业时间。现在,我每天要吊230-250箱,如果把我一天吊的集装箱堆叠起来,有近600米高,相当于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
作为单位的桥吊司机培训师,为了解决徒弟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我定期召开“师徒沟通交流会”,总结出了“二二一二”操作法和“门字形”操作法。到目前为止,指导过徒弟20多人,其中9位晋升为高级工,15位晋升中级工,已成为桥吊班的中坚力量。
28年里,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用青春和奉献谱写着环卫工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乐章。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无需扬鞭自奋蹄。
茅永健
立足岗位做创新路上的技术能手
我叫茅永健,来自上海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负责分公司垃圾中转码头和垃圾分拣中心设施设备的技术保障。
处在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这是我的幸运。更加幸运的是,杨浦环卫为我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创造了良好环境,而我也努力做到尽心尽责、勇于担当,不辜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期望。
垃圾中转码头附近的居民区较多,对环境扬尘的控制和路面整洁度要求较高。为此,我设计了一套可以远距离操控的冲洗设备,控制扬尘,降低污染。这套设备投入使用后,既节约了水资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垃圾分拣中心的道匝感应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如果重新铺路,成本高、耗时长。我积极开动脑筋,拿出看家本领,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改造感应系统,一举解决了车辆进出的问题,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和时间。
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没有奉献的生命,是黯淡无光的生命。我愿意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环卫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服务杨浦“三区一基地”的火热建设中实现人生理想,在投身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中书写新的华章!
施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扮靓豫园风景区
我叫施伟,是上海欣园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豫园示范班班长,主要负责豫园风景区周边及居民区域的市容环境卫生保洁。自从担任班长以来,我始终怀揣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了一份殊荣。
豫园风景区地处黄浦中心城区外滩江畔的老城厢地块,外来流动人口多、小商小贩多、中小道路多,给景区的环卫保洁作业带来一定难度。我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多年来,我带领班组全体员工发扬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积极进取、无怨无悔的精神,积极保障豫园区域的市容环境,让豫园风景区这张上海“城市名片”越来越亮。
在去年“泛东街”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和今年黄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卫生城区复审工作期间,我取消了休假,坚持“5+2”、“白+黑”的工作模式,创新作业方式,坚持驻点负责,发动班组骨干,落实跟班管理,班组全体员工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以精细作业扮靓美丽的豫园风景区,受到了市、区及街道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每当我看见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风景区享受他们的假期,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环卫员工不辞辛劳的付出是值得的!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倍努力,无愧于“城市美容师”的光荣称号。
高建芳
把心交给环卫事业
我叫高建芳,是上海普环实业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真光清道综合班班长,自1987年进入环卫行业至今已有30年了。期间,我始终将质量装在心中,以市民所需为导向,更用关爱凝聚队伍,带领班组员工获得了许多荣誉。
班组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同事们就是我的同胞,他们有困难,我都会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今年真光班农民工彭风连被确诊患了“风湿性心脏病”,她家中经济不宽裕,为筹集手术费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于是,我发动班员为她捐款,环卫职工虽然收入不高,但都积极响应,短短两天内筹集到2000多元,让彭风连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班组的温暖。
“有困难我先上”,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承诺。今年春节前夕,市民姜先生醉酒后失手把钱包当成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当他醒来发现时,钱包已进入了真光班辖区内的压缩箱中。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真光班求助,我二话不说带着几名员工奔赴前场,将垃圾从8吨压缩箱中翻出来,蹲着身一寸寸翻。正月寒冬,几个小时零距离嗅着恶臭,双腿麻木,手被冻得毫无知觉,但大家仍坚持搜寻,终于找到了钱包。事后,姜先生要给我们经济酬谢,我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我们觉得,能帮助市民解决困难,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市民的一句谢谢,是我们最好的奖赏。
春去秋来,万物更替,唯情不变。作为环卫工人的一员,我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谢姬
让执着成为习惯
用汗水浇铸美丽
一双手,一把扫帚,一辆垃圾车,是我的全部“武装”,我是守卫城市整洁的谢姬。2009年,我加入了上海净达环境卫生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家庭中。
为确保道路清扫与路边果壳箱清理质量的提升,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我都坚持在路段上巡回作业,每天要来回清扫几十次,并根据多年的清扫经验,总结出了扫地“三部曲”。
2013年年初,上海下了一场大雪,那天我轮休,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难得的“懒觉”。突然,电话响了,是班组长要求我去增援铲雪,我立即麻利地穿衣洗漱,没顾得上吃早饭就冲出了家门。当时地上冰冻得厉害,别说用扫帚了,就是用铁锹也很难清理,手上隔着厚厚的茧子也还是会磨出大大的水泡,经过几个小时的持续“战斗”,大家才把积雪铲除干净,我也终于吃上了一口热腾腾的早饭。虽然又冻又饿,但想到我的工作方便了上海千万司机的出行,我倍感温暖。
八年来,我以劳动获得了社会对自己的肯定,以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未来,我会以自己的成绩与荣耀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为市容和环卫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信中
我是一名党员走到哪儿都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我叫刘信中,2004年来到上海,从普通的清道工做起,凭借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工作,成为上海虹腾环境保洁有限公司提篮块清道班班长。2014年岗位调动,我又担任了公司后装式压缩车跟车工班长,主要负责“一手清”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我牢记党的谆谆教诲,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压缩车跟车工班一般凌晨4点半上班,但我3点多就带着把铁锹出发了,因为我作为班长要先检查各点位的情况,以便合理安排班组的工作任务,也“顺便”把点位垃圾桶外面的垃圾提前锹到桶里去,提前做好点位的保洁,提高车辆前来作业的效率。
今年“双创”复审期正值高温,我带领班组成员自发加强了对垃圾箱容易满溢点位的巡查,见满即报、见脏就清,保证垃圾不落地、不过夜。让我引以为豪的是,我的组员们也在我的带领下不畏高温、不惧脏累,始终团结一心,及时、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起初,我把环卫保洁当成一份工作来做,现在,我把环卫保洁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今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上海环卫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玮
选择了环卫工作 就决不退缩
我叫林玮,2008年我到高洁环卫公司应聘,成为公司第一批沪籍环卫工人。
真正拿起扫帚清扫马路后,我发现环卫工作远比我想象的更累得多,一天下来,两只胳膊酸胀得抬不起来,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可我想,既然选择了环卫工作,就决不能退缩。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我渐渐找到了道路清扫的技巧,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荣获了“市绿容行业道路清扫服务能手”的称号。
2011年,我成为了清道三班副班长。责任就是挑战,压力就是动力,我对工作始终保持着信心和干劲。
我打破以往“定死路,不动路”的工作方法,针对不同道路进行差别化管理,形成了立体的保洁清扫模式。我的辖区内以旧式里弄结构为主,缺少独立的垃圾房,居民往往将建筑垃圾堆放在人行道上,单靠人力清扫难度很大,我就采用扫路车、洒水车、清运车和人工清扫“四位一体”的模式,缓解路面保洁压力,提升保洁水平。我在班组中建立一路一档的电子档案,充分了解每一条道路的基本情况。我在班组管理中实行员工工作总结激励法,使全班人员能够齐心协力,出色完成各项道路保障任务。我还有个“职业病”,就是不管到哪里去旅游,都会观察当地的道路保洁情况,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做法,把学到的、领悟到的经验运用到班组管理中。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立志在环卫岗位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王兴义
一步一个脚印
踏实践行环卫精神
我是上海静安城发集团环卫作业三分公司彭浦新村区域清道班长王兴义,曾先后获得过原闸北区绿化市容局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彭浦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志愿者、原闸北区绿化市容局先进职工、“十佳道路清扫”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率人者必身先,服众者先律己。身为清道班长,更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今年静安区“创卫、创城”期间,我带领班组职工们,向一个个脏、乱、差的死角发起了攻坚战。每当发现某处路段积存了大量垃圾,我必定会亲自带人赶到现场,第一个挥锹,熟练地铲起垃圾,一干就是半天,直至彻底清除垃圾死角。
作为班长,我还为职工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职工病重住院,我会带头捐款并召集大家一起献爱心; 高温时我会自掏腰包为班组职工买些清凉解渴的水果; 我还特意为低血糖的职工在班组里摆放了糖果和巧克力以备不时之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班组成员倍感温暖。
这么多年来,我每天都提前到岗,推迟下班,不讲条件,不谈报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心做好管辖区域路段的清扫保洁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卫精神。
王素梅
擦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叫王素梅,安徽滁州人,8年前在上海参加环卫工作,担任上海日旭环境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天平路公厕保洁员。
天平路公厕地处繁华的徐家汇商业中心,人流量多、保洁难度大,为了保持公厕环境整洁,我不怕脏,不怕累,始终坚持运用“跟踪式保洁法”,做到人走厕清。
能在工作中帮助到别人,是我最大的快乐。去年高温时节,我发现一位阿姨中暑摔倒在公厕门前,我连忙拨打急救电话,并将老人扶到室内休息,同时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把老人送往医院。老人在康复后亲自来到公厕,在意见本里写下她的感激之情。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公厕保洁员,2013年还荣获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厕保洁员,我和许多环卫人一样,不嫌活脏,不怕事多,勤勤恳恳,默默坚守。我始终坚持把公厕打扫得像家里一样干净,只要大家都满意了,再辛苦也值得。我想这是“城市美容师”的职责所在,我努力为徐家汇商圈擦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佳爱心接力站
肯德基虬江路店
上海农商银行陆家嘴支行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
上海太平洋房屋服务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大厦门店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广虹加油站
链家静安一店(新闸路864号)
金高公交大桥四线双桥路终点站
上海巴士公交111路长桥新村终点站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三林加油站
康宝莱南桥镇育秀路315号美佳康健康俱乐部门店
十佳社会共建案例
公益服务常态化 两个文明一起抓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尊重环卫劳动 服务环卫职工
——百联集团联华超市公司关爱在心中 行动在手中
——上海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开展同创共建 传递爱的脚步
——上海农商银行松江支行携手益善资源共享
——松江区益行企业家促进会助力文明城创建 心系城市美容师
——嘉定新城陆家社区社工事务站环卫公交一家亲 传递温暖鼓人心
——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秉承关爱传统 传递巴士温暖
——巴士第一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三联”共建促协作 关心职工得实惠
——上海大学关爱环卫职工 传递党的温暖
——闵行区浦江镇党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