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让大调研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2018-3-8 9:50:18发布69次查看
图片说明:解军带队调研
图片说明:解军调研走访
图片说明:康桥镇大调研oa记录
【编者按】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查看、亲身体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的意见》,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倾听声音、解决问题。如何通过大调研,听到真心话,了解真情况,采取真行动?即日起,东方网策划推出“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栏目,分享各区街镇当家人在大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专题入口: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
相关新闻: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麻雀解剖得越多大调研的效应就越大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用心把盲点照亮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全面调更要系统研
一直以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金钥匙、传家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决策权。当前,全市都在积极推进大调研工作,这是一次集中性的系统工作。
根据康桥镇的大调研分组安排,我们已经走访了不少村居、企业,发现并解决了部分居民和企业反映的难点、痛点问题。调研工作仍在继续,如何通过零碎的发现,找出共性问题并予以解决?我有一个设想——让大调研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摸清家底
基层的调研工作一直在开展。调研为了什么?就是要把家底摸清。只有家底摸清了、问题分析透了、症结找准了,才能瞄准靶心、精准发力,形成可操作、可落实的调研成果。
家底要系统性地摸、要备案、要跟踪处理,于是我们制定形成了“三张表”制度。这三张表,分别是走访调研分组表、调研对象情况表及调研问题记录表。
第一张表用来明确任务分工。全镇党政机关共分为19个调研小组,由镇班子领导带队,机关科室全部参加,对6个镇管社区、41个居村、100户重点企业、20个社会组织进行走访调研。除了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我们还利用“乐活康桥”微信平台,通过网络广泛征集百姓痛点、治理难点、矛盾焦点、政策堵点,了解广大群众和企业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
第二张表用来摸清家底。居村基本情况表突出对各类家庭、公共服务资源的调查摸底,企业基本情况表突出财务情况、党建情况的调查摸底。我们还开展了安全风险隐患、公共服务资源、社区居民需求三项专题调研。
第三张表的作用,在于找准症结后的跟踪处理。一个具体问题,该谁处理?怎么处理?时效如何?都体现在这张表上,用于督促问题的有效解决。
及时破题
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是检验大调研实效的试金石。
康桥镇位于浦东新区的几何中心,由于开发建设早、开发主体多、实有人口多,面临的工作任务重,居民的诉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调研发现的难题不少,需要及时破题。我们定下一个准则——就是要敢于担当,首先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难题。这可以是老百姓急难愁的问题。比如,怡园村百姓反映,十组一座危桥年久失修,需要立即维护。2月7日下午,我带着规建部门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明确任务,现场派单,计划造一座新桥,目前已经开工。也可以是影响较大的疑难杂症。例如,浦东一汽的群体性劳资矛盾。去年年底,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该公司决定大规模裁员,引发劳资矛盾。借着大调研,针对企业和员工集中反映的群体性劳资矛盾,镇里前后召开了14次协调会议,最终形成补偿方案,截至目前,158名职工已签署协议,劳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接下来,我们计划在3月下旬召开专场招聘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
大调研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这两个急难愁问题,让我深刻体会到,必须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实实在在解决一批疑难问题,使大调研真正成为“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社会真欢迎”的主题活动。
制度推动
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实,持续发挥实效,我的设想是让大调研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具体来说,我们在康桥政务oa系统上建立“康桥镇大调研信息工作平台”,设置居村、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四个调研模块,形成大调研全过程台账,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制度清单。
事实上,这是借鉴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用体制机制将任务项目化、责任化,避免流于形式。比如说,群众提出问题后,谁先行联系、谁负责处理、谁后续反馈,都在一个平台上全面公开。借助信息化手段,大调研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形成收集、录入、派发、办理、反馈、评估等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全程闭环、全程留痕。
同时,镇党委还将专门组建督查工作小组,抽调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担任督查专员,采取“副处级领导+督查专员+专职联络员”的模式,对大调研中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建立亮红灯和通报制度,确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作者系康桥镇党委书记解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