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警惕微信朋友圈中的“代购陷阱”

2018-3-7 0:00:00发布99次查看

  
近年来,微信朋友圈里各种代购商品物美价低,不过在心动之余,你可要多留个心眼了,因为有些人打着“代购”的幌子,做起了不法勾当。男子陈某就以微信“代购”为幌子,多次骗取他人钱财。日前,陈某被金山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
网友自导自演添加代购微信号
2017年9月16日,受害人赵小姐网络上结识了犯罪嫌疑人陈某。在相约见面吃饭时,她正好谈起自己想换一部iphonex手机,陈某便推荐了一个名为“全球购代购美国”的微信号。
赵小姐出于对陈某的信任便添加了该号。殊不知,这个代购号属于陈某所有,所谓的“代购”不过是幌子,等着赵小姐的竟是一个诈骗陷阱。
代购苹果手机最后竟被拉黑
“你好,我想代购一部iphonex手机,要多久能拿到呢?”面对赵小姐的询问,对方很快便给了答复,表示自己现在正好在美国,等回国时就可以“人肉”带回。
“我不代付的,你先把钱打给我吧。”赵小姐在所谓“代购”那里下了订单后,便按照对方所回复的信息,将6560元货款微信转账了过去。
“我多买了一部iphone8,朋友让带的可又突然不要了,你要吗?低价卖给你好了。”没过几天,将货款挥霍一空的陈某又用代购的微信号给赵小姐发消息想要再骗取一笔钱财。想着“代购”发来的价格还是挺划算的,赵小姐再三斟酌之下便答应买下该部手机并又转了5000元货款。
可一段时间过去后,不但手机没有收到,“代购”也不主动联系了。赵小姐心中开始感到焦虑,便主动询问手机的情况。哪想对方不仅多次没有回复,甚至最后将赵小姐微信拉黑了。
赵小姐心中一紧,马上在微信上询问将代购号推荐过来的陈某,谁知陈某也将她立即拉黑了,赵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诈骗陷阱。
迟迟收不到货被告知“卡在海关了”
无独有偶,受害人唐小姐也被陈某以“代购”为幌骗取了钱财。唐小姐肚中的孩子即将出生,听人推荐说日本的母婴用品不错,便想着自己也买一点。几经推荐,加了陈某的代购微信号。
唐小姐随后便发了几件自己需要的母婴用品,对方马上答应了下来并且表示自己现在人就在日本。看过价目表后,她就将货款如数转了过去。陈某收到钱后,便告知第二天就会发货。可不料,唐小姐足足等了两个礼拜,仍是没有收到货。
“你的东西可能卡在海关那里了,是会慢一点的,我已经在想办法了,你再等等吧。”在唐小姐的质问之下,陈某搪塞道。
又过了一个礼拜,唐小姐接到了“快递员”的电话,电话中对方表示自己正在为其派送所购买的物品。可是,直到晚上,唐小姐也没等来快递员,当她回拨快递电话时,对方却已关机。
迟迟收不到货的唐小姐多次在微信上询问代购,却再未收到对方的回复,自己也在数日后被其拉入黑名单。
在接到受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随即展开调查,不久后犯罪嫌疑人陈某被抓获。经询问,陈某交代了自己编造各种理由多次骗取他人钱财及代购货物款的犯罪事实。
日前,金山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陈某批准逮捕。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涉嫌诈骗罪,且有逮捕必要,依法决定将其批准逮捕。
检察官提醒: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陈某就是利用了朋友圈“代购”的热潮欺骗受害人以谋得钱财。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微信朋友圈里常有不少代购信息,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我们加以甄别。检察官提醒大家,如果在微信购物被骗,应当及时将与卖家的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截图,及时向微信客服进行投诉。但是购物最好还是选择实体店或正规网购平台。如非要在朋友圈购物,一定要多个心眼,即便是熟人,也要核对清楚其销售信息。对于陌生卖家,更要提高警惕。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