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大调研|漕河泾街道:调研"三色"表 这个办法"老嗲"

2018-3-7 17:14:15发布66次查看

嘉萱苑居民区“三色表”
绿色代表没有问题建议,黄色表示有问题已解决,红色表示有问题建议还没有解决。
漕河泾街道嘉萱苑居民区书记赵玉琴手拿一张花花绿绿、密密麻麻的表格展示道。同时,赵书记又打开电子版的调研情况汇总表,调研对象信息、调研时间、调研方式、调研小组成员、问题建议分类、问题建议简述等内容一目了然。原来,这张大表格是此次嘉萱苑居民区的调研总表,表格上按顺序列出了每家每户的门牌号,每一个小格子就代表了一户人家,三种不同的颜色表示了走访下来三种不同的情况。一表在手,可以让调研小组同志对调研情况、调研进度一目了然。
赵玉琴介绍,嘉萱苑小区是高档商品房小区,约有60%的居民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照看孩子写作业,晚上稍晚就不太愿意来人打扰。所以如何保证上得了门、见得了面、聊得了天,就成为调研小组成员思考应对的主要问题。他们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走访调研,灵活运用阵地战、游击战术,用设摊、设箱、拦截、夜访、线上等方式,实现社区居民调研全覆盖、走访居民不遗漏。
设摊
大调研全覆盖
为方便小区居民购买蔬菜,小区联系协调每周二、五上午,在小区内定点设摊,这个便民项目已坚持2年多,受到社区居民欢迎,一个上午的设摊,少则四、五十户多则百来户居民前来,借机对买菜的居民积极宣传大调研,仅仅三天就完成一百多户的居民调研。
设箱
灵活方式 总能完成
针对上班族难见面的或没有固定时间见面的,调研小组事先电话联系,在小区内设置了三个回收点,以便居民有时间思考和填写、反馈调研记录表,一周时间回收了85份。
路访
调研小组利用上下班回家机会,提前等候在小区两个出入口处,对未走访过的居民,大家主动上前沟通联系,当场确定走访安排,或者现场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到“走过路过不错过”。
夜访
白天见不上只有晚上见,于是“白+黑”成为调研小组工作常态。居民看到眼前晃动的“徐汇大调研”工作证,就更理解大调研工作人员的“打扰”,“辛苦了”和相互感谢的话成为彼此的共同话语。
线上
小区业主有自建的微信群,居委会也建立了微信群,嘉萱苑居民区的调研走访小组结合小区实际,完善了调研提纲,通过线上征询的方式,了解居民对社区治理的问题建议。
多形式走访
类似嘉萱苑居民区调研小组采取的这种列表销项调研走访组织方式,街道其它各调研小组也都紧贴居民区实际灵活采用。例如南二、凯翔、漕东居民区的列表盖章销项,宾阳路、科苑、东泉、西街等居民区列表记录销项法等,可谓是蟹有蟹道、虾有虾路。街道调研办建立“街道大调研”微信群,适时宣传交流大调研开展情况。各调研小组都能结合当前社区工作推进和各类走访慰问、为老助残、元宵节、学雷锋等活动开展调研,注重抓重点对象、优先对象的走访,重视听取楼组长、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社区群团骨干等社区热心人士的意见,加强调研宣传,调动居民参与热情。
60个调研走访小组的“后台支撑”,是街道的7位“路长”。街道积极探索社区调研工作与路长制管理融合模式,将30个居委划分为七个片区,每一个片区都由处级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搭建起社区治理调研全覆盖、全员参与的工作网。为了及时、准确收集梳理和研究处理反映的问题与建议,街道以片区为单位,以调研小组为单元,研究确立每日(次)走访调研情况反馈、每日信息采集报送、每周走访调研问题建议梳理、每周调研进度和问题处理情况通报、每周调研重难点问题碰头会商和定期调研工作总结报告六项机制,不断细化完善调研工作措施,不等不靠,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大调研工作。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