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河长制"让崇明水环境更通更净更美

2018-3-7 10:17:28发布85次查看

“每天上班前,我都会去自己‘看管’的几条河边兜一圈,带着责任巡视一番,看看有没有问题,自从当上河长,这已成了一种习惯。”梅洪忠去年4月调任新河镇兴教村担任村支书,同时也赶上崇明全面推行“河长制”,成了一名“村级河长”。“当看到写有自己名字的河长公示牌出现在河道边时,我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
  兴教村的河道存在特殊性,有不少河道平日里处于干涸状态,主要用于雨季排涝。没有水的河道,河底杂草丛生。一些村民还会往河里乱扔垃圾,更是增加了河道的“脏乱差”。特别到了雨季,河面上各种漂浮物,很是难看。
  随着河长制工作在兴教村的深入推进,村里的河道面貌有了明显改善,河道变干净了、岸坡变美了,各种阻水物也消失了。“河长制工作的推进,不仅仅是多了我这样的几个河长,更大的作用在于推动了全民责任意识的提升。”梅洪忠说。
  今年1月末,梅洪忠一天内连续接到两位村民来电,反映的都是村里正在开挖中的小界河一处岸坡上冒出了一些垃圾。梅洪忠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得知,这些垃圾是施工队从河底挖出,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并非弃之不顾。虽是一场误会,但梅洪忠却特别感动:“村民们能想到找我解决问题,说明他们有着守护家乡水环境的意愿,河长的设立,让村民有了反映问题的好去处,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责任意识。”如今,因河道问题给梅洪忠打电话的村民越来越多,反映的问题各式各样,很多涉及的都不是他的责任河。“作为村级河长,村里不管哪条河出了问题,我都责无旁贷。”
  兴教村的河道变化,是崇明过去一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所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而在崇明三岛,众多“梅洪忠”肩负起河长责任,把“让河道变美”这件有利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工作做得更好。
  2017年3月8日,崇明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大会,“河长制”正式在崇落地。随后,区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区河长办公室等机构相继正式运作。目前,全区已建立健全了区、乡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了四批共1144名河长名单,其中,区级河长15名,乡镇级河长221名,村级河长908名。此外,崇明还聘请了601名“民间”河长,10名区级河长制工作监督员、390名乡镇级河长制工作监督员,共同守护清清河道。
  设了河长,不能“藏着掖着”,要公示,接受百姓监督。为此,崇明共在区内主要公路、桥梁旁和人口居住密集、人流相对集中的河道(湖泊)岸边显著位置竖立了8198块河长公示牌,公布河长姓名、监督二维码、热线电话等内容。
  如今的崇明,河道管理不再只是河道保洁员的事,更有河长总负责。“河长制就是责任制”,传达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水环境、强化责任的鲜明态度。在河长名单里,区委书记、区长等区党政领导带头挂帅。党政领导担任河长,推动力显然超过部门。去年3月以来,各区级河长带头履行工作职责,至今已累计开展巡河、召开专题推进会近200次,有效带动了全区河长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崇明区“河长制”组织架构来看,纵向从区委书记、区长开始,“系在一根绳上”的还有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横向从区委组织、宣传部门,到政府部门,包括水务、环保、公安、农业、交通、建管、城管、教育等都各有分工,谁都不能在水环境治理上缺位。
  过去的一年,在崇明区拆违办的牵头下,城管、水务、交通、农业、公安等部门联合各乡镇,聚焦全区市管、区管、重污染、中小河道,针对河道两侧非法捕鱼设施及违法建筑等集中开展系列整治行动,累计拆除滧网、攀网255处;拆除违法建筑681处,面积6.6万余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崇明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同时,水务部门全面提标提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全面高标准重启河道生态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崇明全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公安崇明分局在全市率先建立推行“河道警长制”,着力提升公安机关发现查处打击破坏河道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效能;崇明区河长办、区文明办以开展河道“五美”(最美河湖、最美河长、最美河道保洁员、最美护河志愿者、最美河道监督员)评选的方式,积极营造全社会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
  在全市2017年推进河长制工作考评中,崇明名列前茅。一河清水,既是老百姓看得见的乡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之一。推行“河长制”,让崇明水环境离“通、净、美”的目标越来越近。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