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滚灯、青村打莲湘、奉城刻纸、毛氏风筝、松江竹编……元宵节当日,在柘林镇海韵社区举行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试点工作——“非遗在社区”启动仪式上,社区居民不仅享受到了一场非遗盛宴,不少居民甚至还与非遗传承人一起,与非遗来了场零距离接触。
柘林镇是全国唯一一家“非遗在社区”试点单位。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柘林,拥有国家级非遗“奉贤滚灯”等多项非遗项目。而海韵社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以非遗项目为载体,聘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导师,先后成立了滚灯龙狮队、鼓乐社、DIY手工坊等10多支文体团队。在这里,非遗项目和传统民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海韵社区居委书记沈玉琴表示,通过几年的熏陶,不少社区居民都爱上了这些民间文化,当天社区居民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灯狮舞《欢天喜地》、中国鼓《喜乐迎春》和彩灯舞《和谐大家园》等,就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近年来,奉贤始终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区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心副主任张逸说,此前,奉贤曾依托“进学校、进企业、进居民区、进商圈、进部队”的非遗“五进”工程为依托,形成了一批特色品牌。此次,“非遗在社区”在奉试点,更能体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在她看来,非遗本就在百姓生活中“诞生”,就应该在百姓中传承,让百姓共享。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柘林镇还向唐正龙等8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聘书,聘请他们为柘林镇海韵社区的非遗辅导员。今后,他们会在社区扎根,将非遗文化带给更为广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