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环境不好、物业管理跟不上、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动迁小区出现这些问题后,该怎么“办”?
今天,小嘉带你来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大调研大走访”让动迁小区“重靓新颜”。
基本情况:目前,外冈镇有8个农民集中小区,入住居民8200多户。小区房龄最早的已有13年,最晚的才1年。
整治前后对比
精准“号脉”小区“顽疾”
小区处于半开放状态
多数物业服务跟不上,加上这些小区居民“上楼”前习惯了农村开放式生活,导致小区多处于半开放状态。
车辆停放混乱
缺乏相应停放场所,楼道停车、机动车占用道路、“僵尸车”占用小区停车资源较为普遍。
小区绿化不尽人意
物业管理不善、居民贪图便捷穿便道、机动车停车毁绿、乱晾晒等多方因素,导致小区绿化不尽人意。
乱晾晒现象较为普遍
“上楼”前农村大院的晾晒习惯,导致动迁小区“挂彩旗”现象突出。
“上楼”居民缺乏相应“活动”场所
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居民,对“门对门”有诸多不适,缺乏“嘎讪胡”的地方。
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①“1+2+x”强化管理
各小区改建出入口,统一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外来车辆实行登记制,增强小区安全度。
同时,制定“1+2+x”管理制度,将小区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社区工作者、2名物业人员和若干名志愿者包干,负责日常的巡查、劝导、整改等,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居民综合素质。
②多措并举助力停车
针对非机动车停在楼道、“僵尸车”长期霸占有限停车资源的等问题。外冈镇对外冈新苑等5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进行了整治前的宣传和告知,30多辆“僵尸车”陆续被车主挪走。整治当天,还有另外15辆被强制拖移。
目前,相关居委和物业也在有条件的区域,新辟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位,缓解“僧多粥少”现象。
③疏堵结合巧治毁绿
经过调查摸底,小区绿化遭到毁坏的原因,一方面是机动车不文明停放以及物业养护不善造成,此外最主要的还是“上楼”居民难改“穿便道”习惯造成。
为此,外冈镇各社区逆向思维,将这些人工小道浇上水泥,铺上彩道板,并坚持“疏堵结合”,在小道边添置公益宣传小品,倡导居民文明行为,让无名小道“名正言顺”。
④共享模式齐享阳光
户外乱晾晒,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而且还给居民生活、车辆出行带来不便。为此,外冈镇为8个农民集中小区,统一制作了100个共享衣架,并在小区合理位置,增设了46处集中便民晾晒点,方便动迁居民晾晒被褥等物品。
⑤邻里客厅谈笑风生
“门对门”生活一时难以适应,居民们更缺少“嘎讪胡”的场所。为此外冈镇在辖区48个楼道开展了“邻里客厅”项目活动,通过统一配备座椅、统一装饰墙壁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嘎讪胡”的固定场所。
自从有了“邻里客厅”,底楼过道乱停车现象少了,各家小凳子杂乱摆放的现象也少了。现在社区里的“老大人”(居民自治骨干)还会时不时走进居民间,听听大家最近都在关注什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这一方小小的天地,成了大家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