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镇街道在开展大调研工作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力求精准排摸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以高标准管理的卓越心、进取心,让居民少堵心、真放心,把大调研扎扎实实做成居民群众点赞的“民心工程”,取得了大调研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初步成效。
一、常怀“换位之心”,第一时间排解隐患
街道干部和居委干部一致认为,“解决居民问题,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只有在大调研中常怀“换位之心”,做到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才能真正把大调研做进群众的心坎里。如,2月14日小年夜晚上七时许,街道和居委大调研同志路过奎照路、新市南路附近时,察觉某个窨井盖周围散发出浓浓异味,大家第一时间把情况向街道领导和区应急办汇报,同时立即与燃气市北公司取得联系。短短15分钟内,街道办事处主任、社区管理办和平安办的工作人员以及燃气市北公司的抢修队赶到现场,在了解情况后,街道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疏导周围居民群众,提醒路人避免使用明火,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经过抢修队排查,于22:30分确定管道泄漏点,最终在当晚23:20分修复燃气管道,确保了周边居民除夕当天正常使用燃气。
二、常怀“为民之心”,搭建平台帮助圆梦
江湾镇街道老旧住宅较为集中,且老年人口多,随着之前加装电梯成功案例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大调研中表达出加装电梯的迫切希望。为主动回应群众期盼,进一步宣传和深化加装电梯的“江湾模式”,街道邀请具有成功经验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担任顾问,成立江湾镇街道“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室”,并从三个层面大力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一是街道层面聚力,进一步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消除居民“痛点”、疏导“堵点”、破解“难点”;二是工作室层面出力,总结加装电梯成功经验,形成“江湾模式”的加装电梯操作指南和政策解读;三是居民层面发力,通过工作室“自上而下”的精准指导,推动居民“自下而上”的加梯自治,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下居民自治、社区共治,让更多江湾居民一圆“电梯梦”。
三、常怀“细致之心”,刚柔并济破解难题
遇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情况复杂的问题需要“细致之心”,细致地找原因、查症结。大调研时,居民反映在沽源路110弄口有一个用铁皮材料搭建的亭棚长期占用人行道,造成群众通行不便。经了解,该亭棚主人盛某是一个独居的精神病患者,父母均已去世,没有子女,平时靠修车和捡拾废旧物品维生。街道城管中队和派出所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盛某曾在沽源路有一处房屋,但多年前被一朋友以低于市场价转卖,该房屋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不少疑点,可能涉嫌欺诈。在法律援助员的普法教育和派出所的训诫下,对方最终纠正了错误行为,盛某的房屋失而复得。之后,街道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想方设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盛某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盛某的姐姐为此感激万分,当即表示将积极配合街道拆除该违法搭建。
四、常怀“热忱之心”,组团服务温暖人心
在街道机关和居委干部眼中,群众利益无小事,社区工作就是要把群众“小事”当成“大事”落到实处。在大调研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户外作业人员在寒冷的冬天无法解决吃饭、喝水、歇脚的问题后,街道积极和辖区内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两新”企业党组织沟通,开辟37家党建服务站成为户外作业人员避寒点,提供免费热水、微波炉、洗手间、手机充电等服务功能,为户外作业人员提供“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