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
发生劳动争议的可能始终存在。
一旦遭遇职场意外,
劳动者需要依法维护合法劳动权益,
而提供相应的证据则是必需的。
这6份职场证明不仅关系劳动权益,
还间接影响
住房、出国、子女上学等生活事项,
得注意保存!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如果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等
2、工作服、出入证、厂牌、工作证等
3、工资单、工资收入证明、社会保险记录单等
4、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
5、工作记录单、本人代表公司签订的采购合同等
6、由公司签字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薪资确认书等
7、工作中来往邮件、qq聊天记录、微信记录、工作安排短信记录等
8、财务借款单、报销凭证等
工资条不仅能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还能判断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所得税。
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依据这一款规定,企业不发工资条违法。
如果没有保存好工资条或将影响——
劳动仲裁
银行贷款
身在职场,每个劳动者可能都需要加班。当然,劳动者也有权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依法保障自己的加班劳动权益。这时候加班证据就相当重要了。
在内网上公布加班人员名单
单位张贴书面加班通知
写有作息时间的规章制度、考勤制度
加班时的工作邮件或电话往来记录
加班后向单位报销出租车费及报销理由的复印件等
都可以作为加班证明使用。
《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离职证明不仅是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保险杠”,也是劳动者劳动权益的“证明书”——
离职证明是社保部门判定是否支付失业保险金的关键性证明材料。
它可以证明离职员工在原单位的相关工作经验。
办理离职员工的人事关系、社保、公积金转移等手续都需要用到离职证明。
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是指以纸质材料和电子数据等载体记录的反映参保人员及其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状况的信息。
具体而言,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上包括参保人员及其用人单位的登记信息、缴纳社会保险费信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及领取待遇的信息,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信息。
出国办理签证等情况的时候,经常会要求提供社保权益记录证明。
为方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于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根据扣缴义务人明细申报信息,为每一位纳税人按其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邮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生活中,出国办理签证、办理居住证、申请政策性住房、汽车摇号、子女上学可能需要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如果你要办理房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就是个人收入状况证明,同时也是对你还款能力的一种肯定。
此外,在上海等大城市买房买车,都需要连续多少个月的个人所得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