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措施新体系 普陀优化营商环境“放大招”
2018-2-28 14:43:55发布53次查看
图说:普陀年度区域发展贡献重点企业、投资促进先进个人和亿元楼接受表彰 李华摄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2月28日报道:农历新年伊始,普陀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又添喜讯。今天上午,普陀区2018年百强企业表彰会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普陀区营商环境新措施及“3+5+x”产业政策体系。
新政策体系增添发展“新动能”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和能级提升,普陀区自去年7月以来系统梳理原有政策、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开展评估比较,研究形成了“3+5+x”产业政策体系。“3+5+x”政策体系由3项普惠政策、5项产业政策和若干专项政策构成,涵盖了企业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产业发展等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将有助于普陀区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工作效能、优化区内整体营商环境。
据普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与原有政策相比较,新一轮开始产业政策体系在优质企业聚集、新兴产业培育、优秀人才吸引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更加注重企业获得感,突出政策扶持“能解渴”、政策内容“看得懂”、政策申请“好操作”。对不同企业在政策实施上有所侧重,推动政策条目式、清单化,建立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答复工作机制,方便企业政策申请。
优化营商环境“对症下药”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不久前,普陀区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在此基础上,今天出台的《普陀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对标最高标准,借鉴其他地区优秀改革经验,结合了普陀的探索实践经验和企业调研中的问题,更加全面地精准施策。《方案》以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为目标,从投资贸易便利化、市场运行秩序、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经济治理水平、法制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1项重点任务。
根据《方案》,普陀将致力于推动许可、流程、时限“三个减少”,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零区级许可事项”;健全“承诺审批时限目录”,瞄准全市最优,实现“最优审批承诺时限”。同时,不断探索新兴产业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大力开展海关税收征管方式改革试点,聚焦企业堵点、通点、难点,全面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2017年,普陀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全年累计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7%,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优化。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表示,下一步普陀将着力在诚信守诺和精细化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增强普陀吸引力、亲和力和创新创业活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