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法院改革发展成果,树立标杆、激励队伍,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9月启动了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近日,评选名单揭晓,徐汇法院办公室主任孙杨根同志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成为上海法院系统的榜样和骄傲。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近孙杨根!
人物档案
孙杨根,1959年4月生,现任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2003年,孙杨根同志从上海市消防局转业至徐汇法院,15年来先后负责基建、信息化、办公室综合管理等工作,在徐汇法院后勤保障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做出突出贡献。
基建工作俯首甘为孺子牛
“那五年上班不分白天黑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从挖基坑到正式启用,看着新审判大楼像孩子一样慢慢长大,所有的苦累都值得。”回顾徐汇法院新审判大楼建设的五年,孙杨根颇为欣慰地说。
2011年徐汇法院基建办成立,孙杨根先后被任命为基建办副主任、主任。2015年,大楼顺利建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五年来,施工进度需加快,他与工人师傅一同克服难关,吃住不离工地;施工方案有调整,他与技术人员一起规划完善,挑灯夜战;工程主体完工后,他和施工队一起加班加点做好扫尾工作,高效组织项目验收、资金结算和审计工作,确保新大楼如期交付使用。
“新大楼建设,孙杨根同志功不可没。焕然一新的桌椅板凳、宽敞明亮的诉讼环境,更容易让当事人紧皱的眉头放松下来,也让我们干警工作起来更加起劲儿。”徐汇法院副院长张向荣满意地给孙杨根点赞。
2015年10月8日,徐汇法院新审判大楼正式启用,历时五年的基建工作伴随着庄严的宣誓声圆满完成。精心呵护的“孩子”终于长大成人,看着国旗缓缓升起,孙杨根心中无限感慨。
信息化工作凡事预则立
“周强院长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就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法院建成阳光法院、智慧法院,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审判。顶层设计高瞻远瞩,基层工作更要做实做细。”谈到对信息化工作的理解,孙杨根如是说。
新审判大楼建设过程中,孙杨根未雨绸缪。根据院里的规划,他敏锐地意识到弱电同步的重要性,新大楼一砖一瓦“长高”的同时,线路铺设也同步规划、同步施工,确保满足高标准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需求和发展。
大楼完工后,孙杨根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高清数字法庭、远程庭审系统、信息中心布局和建设工作。2016年5月,徐汇法院自主开发的智能庭审助手系统、诉讼导引查询留言系统、智能办公系统等五大信息化系统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这台机器实在是太智能了,想去哪个法庭点一下就能3d预览,还能打印路线,想找法官能直接语音留言,还能给法官打分评价哩!”来院参与诉讼的郑阿姨对徐汇法院研制开发的导览留言机格外满意。
“向来院的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发放‘电子旁听证’并赋予其相应的查询和通行权限,既便利了当事人,又加强了管理。每天有多少人进出,当前有多少人滞留,在信息中心的电子屏幕上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徐汇法院法警大队安保中队队长刘斌介绍说。
如今,徐汇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基层法院中处于领先地位,新审判大楼绿色、人文、智能的诉讼环境和办公环境,受到了来访者的好评。
办公室综合工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办公室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服务保障好审判工作。面对繁忙琐碎的工作,不规范标准,就做不好服务保障。”孙杨根非常重视办公室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担任办公室主任以来,孙杨根狠抓审判服务标准,特别是与审判工作直接相关的案款管理、诉讼档案管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管理等工作,规范流程,精设程序,为审判工作全力保驾护航。
“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在办公室提示指导下,我们的归档速度逐年进步,差错基本消灭,作为书记员非常有成就感,也帮助我们省下时间投入其他工作。”谈到诉讼档案的规范管理,民五庭书记员顾祎君很有感触。
孙杨根还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全面修订和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楼宇管理规定、财务管理规定、信息系统管理规定、公文处理规定等。他还定期召开部门例会,每次例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查摆任务落实情况。在他心中,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作为办公室主任,孙杨根在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同时,也不忘对队伍的培养。办公室年轻干警多,他就把队伍建设作为审判服务规范化的抓手,经常与干警谈心,不时指点具体工作,寻找培训机会,搭建锻炼平台,帮助年轻同志尽快成长。
“孙主任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在方法上一直耐心地引导我们年轻人,就像一位慈爱的长辈,让我这个西北姑娘心里很温暖。”说起与孙杨根相处的感受,来自兰州的办公室行政人员余沛芝这样描述。
自进入徐汇法院工作以来,孙杨根荣立上海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1次、嘉奖4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其负责建设的徐汇法院新审判大楼荣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
“孺子牛”的精神,“未雨绸缪”的眼光,“立规矩”“砺人才”的情怀……作为司法行政人员,孙杨根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审判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拳拳护法心,殷殷爱岗情。正如孙杨根坚守的那样:为审判保驾护航,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