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浦东金桥镇全覆盖调研 问题解决力度前所未有

2018-3-2 9:23:39发布83次查看

村民动迁逾期过渡解决了,小区楼栋门口积水、道路损坏有了解决方案……金桥镇在全镇大调研中,不仅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对居民、单位提出的建议,积极落实推进,进一步推进“家门口”服务。2月26日,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冯伟一行来到金桥镇调研,详细了解该镇开展大调研及“家门口”服务建设情况。
  据了解,1月9日,金桥召开全镇大调研工作动员部署会进行全面部署。目前,19个村居、7个直属企业党支部(党总支)、43个“两新”企业党支部、11家社会组织、10家镇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全覆盖调研,完成量为100%。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回访、平台收集等多种形式,发现解决问题。截至2月25日,镇大调研平台共收集问题113条,工作建议7条。目前,已经完全解决的问题16条,近期有望解决的39条,已明确解决路径的55条,需要协调浦东新区相关部门解决的3条。对最近1个多月开展的大调研工作,金桥镇党委书记王志荣深有感触。他表示,这次的大调研是全覆盖调研,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各方积极配合,问题解决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轨道交通金桥停车场项目中,900多户村民动迁逾期过渡了4年。浦东新区为此专门召开专题会议予以研究,形成会议纪要,金桥镇、浦东新区建交委等部门和单位积极行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稳步推进一期安置房交付使用事宜,让动迁村民尽早回搬入住。春节前,浦东新区再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居民逾期动迁过渡补偿政策口径,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为扎实推进大调研,该镇三套班子14名成员分别带领调研组开门做调研,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边调研边解决问题,对居、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结合环境综合整治、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围绕三桥北块动迁、轨交三线项目动迁逾期过渡回搬、陆行村撤村等8大难点工作,持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
  在努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对于大调研中居民、单位提出的建议,也认真加以落实推进。
  冯伟对金桥镇在大调研及“家门口”服务建设中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围绕国家战略、市委与区委的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要聚焦民生,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对于调研中企业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要认真思考提出对策,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政府部门主动服务的能力。同时,对于“家门口”服务建设,冯伟要求今年实现街镇的全覆盖,基本平台、标准化建设做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各种便民服务,形成特色。
  浦东新区民政局开展大调研
  聚焦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
  日前,浦东新区民政局对居村、群众、社会组织、局属事业单位等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展开大调研,把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作为调研重点,确保决策更加科学、工作更有实效。
  民政局围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服务、国防保障以及综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沉下身子,切实找准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居村方面,深入居村、家庭、群众中,听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民生需求,帮助基层推动疑难矛盾和共性问题的解决。针对不同调研对象,采取不同的调研方式:对于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骨干等,尽可能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调研;对于青年白领人群,以全天候、全开放的“线上”意见征集为主;对于低保、低收入等困难群体,结合帮困“送温暖”等工作开展上门调研,征集民生需求;对广大群众,依托“家门口”服务站建立日常信息互动渠道,通过民情日记、“浦东新区大调研微信公众号”等经常性收集社情民意,并及时答复各类民生需求。
  社会组织方面,民政局计划调研不少于50家组织,按照突出重点与随机选择相结合的要求,重点走访枢纽型社会组织等。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并帮助社会组织解决发展和运营中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在浦东的健康、有序、优质发展。
  民政局社会救助和优抚工作处在大调研中向群众介绍了新近出台的一系列救助政策和具体帮扶措施,同时,还详细介绍了新区开展两年多的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的情况。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部分医院“一站式”服务端口未启动的问题,形成一月一报的工作机制,及时与卫计委沟通改进。调研中,还有群众反映,就业年龄段的失业人员一旦自行缴纳养老金,低保资格就被取消,这对于一些有实际困难的人而言增加了负担,希望相关部门对特殊人群有评估标准。社会团体管理处在调研时,有社会组织表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等级有效期为5年,而给社会组织颁发的等级证书牌匾没有标明有效期时间,希望标明。
  民政局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对调研中发现的应该解决且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全部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开展进一步调研,提出解决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一些不符合法规政策的诉求,要及时耐心做好解释引导工作。
  从任务清单到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最终形成解决清单,为期一年的大调研行动中,新区民政局建立了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特别是针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遗漏,确保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形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常态长效机制,全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民政惠民”,奋力推进浦东民政事业再创新佳绩。
  浦东新区司法局、浦东新区法院
  开展律师工作大调研
  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
  日前,浦东新区司法局、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展律师工作大调研。调研组一行来到汉盛律师事务所,听取浦东律师工作委员会、法律服务业协会、专业调解和部分司法鉴定机构的相关代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浦东律工委副主任、大成律师事务所陈峰说,衡量地方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看商业合同履行过程中争议解决时间效率等,建议浦东法院关注这个问题。浦东律工委副主任、汉盛律师事务所杨伟东认为,大量商事纠纷解决现在都放在中国香港和英国,这是交易成本和营商环境所致,建议浦东法院可以在营商环境营造方面多做尝试。浦东律工委副秘书长、辉煌律师事务所徐晓辉希望改善法院排庭系统网络,解决因系统安排导致同一律师会发生被排在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同一时间点开庭的情况。
  浦东法律服务业协会副会长、中伦律师事务所孙彬彬呼吁浦东法院从硬件上加强建设,使用笔录器,化解书记员和律师因人工笔录产生的尴尬和矛盾。孙彬彬还指出,浦东律师调解工作得到了广大律师的踊跃参与支持,调解员队伍合伙人多,专业领域强,调解成功率高,在很多制度上也进行了先行先试,走在了全国前列。建议法院听取律师调解员在调解工作当中的一些反馈,进一步固定调解成果。杨伟东还建议,调解工作派案时,应该综合考虑律师专业特长。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院长殷勇说,律师调解工作试点,给法院减压、减负做了大量工作,且律师调解主要是公益性质,非常感谢浦东律师的付出。浦东法院正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数字法庭建设,将审判信息及时公开,全程留痕,推进“互联网+”改善司法效率,也希望浦东律师积极参与建设和应用。
  此外,浦东法院正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法官和律师是当今社会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建立良性互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平台,相互交流,共同为建设法治浦东出力。
  针对律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李宝令表示,营商环境中法治环境建设非常重要。浦东法治环境建设涉及多方面,律师、法院、司法局责无旁贷。今后,将加强互动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让老百姓真正得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