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微警务" 松江市民微信也能报警啦
2018-3-2 9:29:44发布68次查看
“我是外地人,报警时被问到所在位置,总会摸不清方向。”面对中山派出所的民警,家住中山街道蓝天新村的市民张先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把报警功能搬到线上”,张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松江区公安分局推动建设“智慧公安”的原因。今年春节前夕,中山派出所推出全市首个“微警通”平台,试点运行下来,同类型警情相比于110报警,平均处理时间缩短了4分钟。
今年1月,中山派出所分8组进居民区开展大调研,就改进警务工作问计于民。在300余条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中,市民张先生的心声引起了中山派出所所长倪岗的关注。中山派出所所辖的中山街道有常住人口11.8万,其中近7成为非户籍人口,不少人对当地情况并不熟悉,报警时往往很难立即准确说出位置,从而影响处警效率。调研中也有不少居民反映,一些随手拍到的违法现象无法通过有效途径传送给公安机关。
面对问题,中山派出所的民警想到了时下流行的叫车软件短短几秒就能定位到附近1公里内的出租车,司机与乘客还能实时互动。何不以此为参照,将报警功能也搬上网。经过多次讨论,验证了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和实际办理的可操作性,初步形成了将原有中山警务微信公众平台更改为“中山微警通”便民服务平台的思路。
今年春节前夕,“中山微警通”综合管理平台上线。市民只要点击进入平台,在“应急报警”一栏,填报好姓名、手机号、报警类型、简要警情的同时,发送位置定位信息,即可完成“一键报警”。随后,平台立即转入派警流程,并向报警人发送处警民警联系方式,缩短了处警民警的到场时间。平台上线以来,中山派出所已处理此类微信报警90余起。
倪岗告诉记者,平台还设置了“线索举报”和“随手拍”等功能,市民通过手机就可将各类违法犯罪线索、社会治安隐患等情况发送到平台上。市民及时反映,民警即时处置,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开展治安防控工作的效能。至今,平台已经收到市民发送的各类线索50余条。
打造“指尖上的微警务平台”。中山微警通”还把窗口服务也延伸到网络上,开锁服务、辅助移车、失物招领、事故快速处理、暂住人口登记、人口普查登记、出租房登记和进度查询等功能,也都打通了线上线下通道。
“在中山派出所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将在全区推广。”区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微110、微业务、微便民等“微应用”,实现“掌上微工作”,推动“智慧公安”建设。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