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先锋】“车票是我发给旅客的请柬” 沪铁路售票员邹俊26年的真情守望
2018-2-26 10:40:16发布49次查看
邹俊在上海站9号窗口为旅客送上回家的车票。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2月26日报道:一身藏蓝色的制服,胸前别着党徽和印有姓名和工号的胸牌,对于铁路上海站售票员邹俊而言,这身行头已经穿了32年。也正是这身制服,伴随着邹俊送无数旅客踏上了温暖回家路。
今年2月14日是小年夜,是铁路上海站节前的最后一个高峰日,但同时也是邹俊50周岁的生日。更巧的是,这一天也是她铁路生涯的最后一天,站好这一半岗她就要退休了。为了让邹俊能好好和家人过个年,车站领导让她提前几天离岗,然而却遭到了她的拒绝。“这个售票窗口我一坐就是26年,让我在春运的关键时刻离开,我舍不得。”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邹俊1986年进入上海站工作,1992年走上售票岗位。她很快适应了售票的工作节奏,但她发现,同样是12小时的工作时间,师傅们的进款和售票张数却比她多出近一倍。对此,邹俊下班后站在师傅们的窗口取经,下班后将时刻表带回家背诵,将上海站出发的每一趟列车的车次、时间、到站都记在心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邹俊售票速度越来越快,并渐渐超越了票房里的老师傅们。2007年春运的一天,邹俊在一个班10小时内售票3000余张,相当于每10秒钟就卖出一张车票,这个纪录上海站至今无人能破。也正是因为邹俊爱动脑勤钻研的个性,让她在岗位上收获了不菲的成绩:2004-2006年上海市劳模以及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邹俊收获了许多旅客的赞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邹俊深知,这些荣誉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鞭策,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当标杆做示范。邹俊上的隔日班是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的班次,但她从来都是早上8点到岗;30分钟的就餐时间她常用10分钟就解决;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控制自己的饮水量;做了小手术后隔天就上岗;至于公休假期,她更是每年都放弃。
今年2月2日,春运刚拉开大幕,邹俊就病了。前几日因大雪导致列车大面积晚点停运,邹俊放弃休息没日没夜在窗口工作,引发高烧和扁桃体炎,但她仍在9号窗口坚守。
2月10日中午,一名中年旅客来到9号窗口,一个劲地冲着邹俊比划着什么,邹俊与他语言沟通失败后猜测其是一名聋哑人,随即递上纸和笔。旅客写道:“要去成都,但车票均已售完。我已经有四年没回家了,拜托了。”看着字里行间的浓浓乡愁,邹俊的心被触动了,她逐趟逐次查询了半小时,终于找到了一套中转换乘方案:当日15:35从虹桥站出发,经合肥、汉口、重庆北中转,11日18:24可到达成都北。邹俊立即将方案和建议写了下来:“虽然换乘次数有点多,但是换乘时间都还算充裕,明天就可以到家了。”征得旅客同意后,邹俊制出了车票。考虑到旅客换乘中可能遇到的沟通障碍,邹俊还为他详细写了换乘说明。拿到车票,旅客无比激动,临别时还用手指轻轻敲了三下玻璃窗,向邹俊竖起了大拇指。
在铁路工作了32年,在窗口售票岗位坚持了26年,最后一班岗恰好在春运期间,邹俊觉得除夕当班正好给自己的铁路工作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希望这一天不要来,它总是回来的,我希望还有机会做做志愿者,还有机会再来车站。”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