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窗口一套材料 嘉定优化办事大厅政务服务
2018-3-1 9:47:39发布58次查看
想开个超市,要跑多少部门?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办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要找市场监管局,卖音像制品要找文广局办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卖烟要找烟草专卖局办烟草专卖许可证,卖酒要找经委办酒类零售许可证……不过今后在嘉定开超市,不必这样繁琐,只要跑一个“商事登记证照联办窗口”就可以。记者从2月28日举行的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了解到,嘉定今年将以区行政服务中心新楼建设为契机,改造服务流程,变“市场监管局、经委、卫计委”等部门窗口为商事登记等6大功能区综合窗口,功能区内集成多部门服务事项统一以综合窗口的形象对外开展服务,内部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真正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去年嘉定全区实现增加值2195亿元,可比增长8.8%,总量全市第二,增速全市第一,这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分不开。目前,《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已出台,“以‘一窗服务’为核心全面提升窗口形象”就是其中一条。
“变‘找部门’为‘找窗口’的背后,不是搬几张办公桌、换几块牌子那么简单,而是政府办事流程的再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市场需求和企业感受,我们把原先需要办事者‘跑’的外部流程变为政府部门‘转’的内部流程,让‘放、管、服’融合产生乘数效应,使企业真正一目了然、一问便知、一窗到位。”嘉定区区长章曦表示。
嘉定区编办主任、区审改办副主任甘晓兵告诉记者,目前区行政服务中心里有21个部门的窗口,企业人员来办事,中心里有纸质版、电子版的“攻略”指引,各项流程也比较清晰。但有企业人员反映,“攻略”虽好,操作起来有时仍显不便。以上述“开超市”为例,企业人员往往要依序跑四五个部门的窗口,相关材料就要准备四五套,有时候一次来不及办,就要跑上两三次。
怎么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的集成度,变“一站服务”为“一窗服务”?今年,嘉定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划分商事登记、投资建设、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创新创业、综合办事六大功能区,各功能区根据涉及审批业务的主次情况,明确业务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设立若干窗口。比如,“商事登记功能区”里集成办理企业市场准入涉及的注册登记和经营许可事项,“投资建设功能区”里集成办理从项目准入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服务事项。“开超市”,就是“商事登记功能区”中综合窗口受理的其中一项主题服务事项。
所谓“一窗服务”,就是“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一窗服务”对前台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先只要了解几个审批事项,现在可能要了解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审批事项的流程和材料要求,由“专科医生”变为“全科医生”。以开超市为例,办事者只要将一套材料提交至窗口,申请涉及多个部门的多项审批事项,“后台”就会进行内部流转,把相关材料分送至市场监管局、经委、卫计委、文广局、消防支队等部门,一窗受理、按责转办、统一出件,无需办事者多跑路。这项改革今年将在商事登记、投资建设、创新创业三个功能区先行开展试点,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开。
企业办事便捷,构筑在政府“后台”流程优化提速的基础上,“一窗服务”的背后是“放、管、服”的深度融合。在“商事登记功能区”,嘉定将推以主题服务为核心的“证照联办”工作模式:申请人可以在综合窗口选择某一项主题服务,一次性提交材料,窗口受理后将申请材料按责流转至各相关部门,进行同步审批,在承诺时间内办结营业执照和各类许可证。在“投资建设功能区”,嘉定3月1日起将施行《嘉定区深化产业项目审批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压缩产业项目审批全流程时间,其中,从项目准入后到土地取得的政府审批时间,在按照市级规定缩减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再压缩三分之一;从土地取得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的政府审批时间,符合条件的项目最快可压缩至不超过15个工作日。提速的背后是审批流程的再造和审批服务的优化,比如整合项目前期所涉及的环境影响、节能评估等办理流程,实行同步评审;取消总体设计文件征询;带设计方案的工业项目免于设计方案审核;项目单位申报材料不全时,可以在项目单位承诺限期补齐的前提下实行预先办理等。
嘉定不仅在实体办事大厅优化政务服务,而且同步提升网上办事的便捷化水平,推进企业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全网通办。在内部,嘉定强化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协同办理,建立“电子证照库”,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切实减少各类申请材料的重复。对外,通过网上预审、全程网办等事项的拓展,让企业好办事、少跑腿,全面提升网上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拓展行政服务微信平台功能,与实体办事大厅的预约、排队、缴费、资料上传等业务联动,申请人可在移动端实现更便捷的办事体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