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柘林镇调研:重在让村民拥有获得感
2018-2-27 15:02:15发布57次查看
这几天,一则“亮灯”信息,引起媒体关注。柘林镇营房中心村150号、215号两位村民刘国仁和黄飞官,对镇政府仅用20小时快速解决进村海泉路上70盏灯不亮的问题大加点赞。
事情起因,追溯到20个小时前。那天,是镇里的干部黄永跃到夹路村开展调研的日子。听闻镇里干部会进村入户,临近的营房中心村里,很多村民也急急忙忙跑了过来。“海泉路至南海公路上的路灯已装好了,但不知为啥至今未点亮,很影响村民夜间出行安全,能不能给个说法,到底是啥原因?”听到群众反映问题,黄永跃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大调研记录本,详细记录事情经过。
“您不要急,您反映的问题我马上反馈到镇相关部门,到时候给您回复处理结果。”不到半小时,黄永跃就将整理好的情况反馈到镇规划部门。“路灯不亮,群众晚上走路多不安全,这事马上办,一定要尽快还群众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柘林镇副镇长史新峰得知情况后,立即要求镇规划部门找出问题,尽快解决。
随即,镇规划部门快速响应,并第一时间联系了区电力部门。当天傍晚,终于找到问题症结:电力部门在线路布局时的误差导致供电产生问题。第二天,紧急进行维修。晚上,这桩村民记挂的事,终于办成了。
得知路灯亮了,镇里的干部还不忘给村民捎去口信,并仔细询问村民的“用户体验”。“我为干部‘民呼我应、民需我动’的群众作风叫好。”村民们留下了肺腑之言。
自奉贤区委开展“千百问、千百策、千百梦、千百圆”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后,在柘林镇,像这样连心为民事例不胜枚举。该镇还形成了“七步调研法”,即“走、听、问、转、盯、解、效”。走,就是要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听,就是要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问,就是要问群众有何需求、对党委、政府有何建议;转,就是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转给有关部门予以研究解决;盯,就是对转出去的问题要紧盯有关部门去协调落实;解,就是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落实的马上解决,一时不能快速解决的,抓紧协调解决;效,就是通过大调研工作,要真正出成效,让老百姓得实惠。
如今,干部下乡调研,进一户门,听多家言,已成柘林常态。就在前几天,镇长费翔到法华村9组调研时,就受到了这样的“礼遇”。“干部平时为我们办事辛苦,老百姓就想着大家集中起来反映问题,这样干部在调研中也能少走一点路。”法华村村民高凤娟这样告诉记者。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