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猗园送春联活动惹众游客喜爱
2018-2-26 15:10:00发布62次查看
过大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至今的传统习俗之一。每年的初一至初三,古猗园都会举办“猗园送福·春联入万家”活动,每天请3位书法家现场为游客书写春联。市民游客不仅可以自己“点”春联内容,还可以“点”书法家。总之,以市民游客的欢喜和满意为活动的最高目标。2018年的“猗园送福·春联入万家”活动在鸳鸯厅西的藕香榭隆重举办,现场共送出对联200多幅,“福”字300多个,“招财进宝”字100多个,可见人气之旺,当然最可贵的是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好彩头的美好心愿。
为了满足市民游客的这一心愿,古猗园在书法样式和内容上都精心准备,可谓做足了功夫。
首先,在样式上,市民游客不仅可以指定书写体,还可以请书法家自己定夺,根据书写内容,书法家们匠心独运,灵活运用多种字体,行书、隶书、楷书、篆书等不一而足。其次,在内容上,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将自己准备好的对联请现场书法家挥就;还可以拟定主题,请书法家即兴创作。当然,书法家自己也牟足了劲,恨不得将一肚子祥瑞之辞都送给市民游客们。不仅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临大地花开早,福满人间喜事多”等象征祥瑞的对联,还有“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饱含人生哲理的对联,同时还有借园中景,书心中情的应景作品,如“梅花铁为骨,绿竹虚作心”“鹤鸣松柏猗园旺,犬守门庭古猗安”。活动现场的人们热切讨论着对联的祥瑞之意,唠着“年”的故事,诉说着对“年”的记忆。“我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来古猗园,已经有好几年了,请一幅象征红红火火的门对儿回家,图的就是新的一年讨个吉利”,来自宝山区的一位市民游客喜不自已地说道。“今年的送春联活动,年初二那天送出去的最多,每一幅对联都代表着一份祝福,送出去的祝福越多,我们也越高兴,通过对联这样一个媒介,仿佛我们与千千万万个家庭取得了一种联结。在春节里,在年下,我们也成了“祥瑞”的传播者,甚至化身。”现场书法家动情地说道。
三天的活动,现场仿佛红色的海洋,一片红火,人们沉浸在其中,喜笑颜开,将弥足珍贵却又逐渐变淡的年味儿渲染得“浓的化不开”,这是一种情愫,一种对中华民族饱含认同与深情的民俗心理,这是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