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浦将提升门户城市功能和品质。在服务全市、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过程中,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和近沪服务能力,提升“双城”门户功能和生态宜居水平,不断厚植发展优势。
完成全区总体规划报批,加快编制新市镇总体规划,提升控规覆盖率,加快编制村庄规划。
落实本市优化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意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博会相关配套工程项目,开工青浦大道、港俞路等新城骨干道路,编制中运量轨道交通网络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区、省对接道路近期建设项目专项规划。
深化新城产城融合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环城水系公园二期建设,做好轨交站点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和市容景观提升,促进沿线商业综合体有效运营。
着力提升西虹桥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积极引进高能级企业入驻,加快完善商业、交通、能源等功能配套。统筹推进淀山湖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联动开发,推动“一链一湖”规划落地,加强存量资源管控和盘活利用, 促进文旅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深化朱家角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
配合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全区之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培育发展相关产业,放大中博会对全区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落实本市加强招商引资统筹要求,牢牢把握土地供应和产业准入两条底线,细化区域产业导向和布局,对镇级招商引资予以规范并加强区级统筹,继续优化整合一批经济小区,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整体效益,杜绝新增“三高一低”企业和项目,同时继续做好安商稳商服务。
推进开放经济发展,落实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33条”、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意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更多本土跨国企业利用青浦的优势发展壮大,鼓励外资公司来青浦拓展研发、贸易、结算等全球运营功能。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做强做优平台经济服务和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联动等方式,加强与周边地区设施汇合、产业耦合、功能集合、治理联合、战略融合,切实从行政区经济转向功能区经济,在更大范围上承载对外服务功能。积极帮助对口支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奔小康。
除了这些重大项目
你知道“天空之城”吗?
万科理想城市探索实践
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仅2站地铁的uni-city万科天空之城是整个紧邻虹桥商务区的高端居住配套社区之一——徐泾板块第一个复合了 住宅、商业、办公、河滨公园、幼儿园等多重业态的地铁上盖“城市共同体”项目
uni-city万科天空之城因其“生态、人文、健康、便捷、智能”的未来城市概念,被誉为 “上海万科未来十年代表作”。
uni-city万科天空之城自带17号线徐盈路站地铁上盖商业体,结合万科三十多年 住宅开发、社区配套、社区商业、社区体育公园等综合规划开发与运营的能力,业主可以在家门口体验到亲近景观、运动休闲、逛街购物、文化教育等多重生活乐趣。
不同于以往的地铁房早期版本——小区与地铁站之间是割裂的、没有联系的,uni-city万科天空之城的地铁房最新建筑理念 ——地铁上盖复合业态综合体,是在商务区核心之外,给予业主另一片社区休闲、商业、公园绿地 。业主既可通过公共交通,咫尺可达大虹桥世界级交通与配套,又能拥有大量可亲近体验的休闲商业场所。
把握未来20年经济引擎
“大虹桥”规划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都市圈的门户与核心。上海2035规划特别提到,87平方公里的大虹桥商务区是上海与世界、与长三角沟通的重要窗口。
以大虹桥为核心,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长三角的经济转型升级已是国家战略。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大虹桥汇聚亚洲最大会展中心、世界级交通枢纽、上海西区中央商务区,将成为上海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上海最新发布的2035年规划中,作为上海主城区“城市副中心”之一的大虹桥,远期规划将再新建机场快线、嘉闵线、13号线延伸段等至少3条轨道交通,加上已经开通的17号线、10号线与2号线,大虹桥内联全上海、带动长三角的城市交通“主要枢纽”地位还将继续强化。
大虹桥战略、基建和产业投资的落地,将吸引更多“人才”。虹桥商务区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带来的是区域高端人才的不断导入。到2020年,虹桥商务区就业人口预计达到60-70万,全球企业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就业、商务、商业、贸易和活动的中心。
大虹桥的总部经济体量规模,对标的是浦东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与此相呼应,距离虹桥商务区仅3站地铁车程的徐泾板块,未来比肩浦东联洋国际社区,成为上海西部经济中心、西虹桥高端居住配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