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学霸为什么喜欢呆在徐汇这个地方?

2018-2-28 5:55:26发布57次查看
  近期,华泾镇社区学校继获评“上海市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后,又摘得“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的殊荣,作为上海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社区学校,它的课程设置理想,是为居民营造一个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而这获奖的背后,离不开华泾镇对于社区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华泾镇“重金”打造社区教育工作
华泾镇地处徐汇最南端,常住人口5.6万,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社区居民和区域单位员工、白领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社区学校早已不是单一“老年学校”的概念,社区教育已然成为文化惠民的一部分。
华泾镇政府大力支持社区教育工作,除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还积极创设条件,改善办学环境。在2014年上海市老年学校能力提升实事项目中,为解决北面居民上学路远的难题, 华泾镇将位于东湾小区内一幢面积1500余平方米的楼房进行装修改造,斥资200万(其中100万为市教委下拨),扩大了社区学校的办学面积。
现在教学楼内有钢琴、布艺、园艺、科普、养生、戏曲、云教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云电视、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高清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使教和学更加轻松。新校舍几乎成为“样板房”, 自2014年10月竣工以来,已接待了近3000人次的参观访问。
打破围墙、盘活教育资源,“全民”共享
硬件改善之外,学校打破围墙、盘活教育资源、争取共建共赢。华泾镇拥有独特的地域资源,除黄道婆、邹容纪念馆外,还有上海中医大药业、克莉丝汀饼屋、多样屋等知名企业,位育中学、华育中学等名校,消防中队、地段医院、养老院等单位。
一方面,社区学校整合各类文化、教育资源为老年人、白领人群、学生家长和青少年开设各类课程和讲座活动;另一方面,为学校、企业、养老院送教上门,比如把摄影课送到华育中学,把手工编织课和布艺课送到世界外国语中学、紫阳中学等,把计算机课送到消防中队、把烹饪课送到阳光之家、把珠心算课程送到养老院等。
随时随地,线上学习
为适应发展形势,社区学校还建立了“华泾学苑”微信平台,开发了“智慧华泾”社区数字学习平台,同时开发了手机版学习微网站,方便用户添加后开展网络远程教学。
截至目前,华泾镇社区学校不仅开发了自编校本教材15本,有7本教材成为区本教材,并正式出版,还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拍摄了《手工布艺》《中老年珠心算》《家庭园艺》等十门特色课程53节微课,并上传至学校网站、优酷网,供居民随时随地学习喜欢的技艺。
据了解,华泾镇社区学校有28门课程成为上海市学分银行课程。学校根据居民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调整课程设置,2015年春季班至今,共新增课程16门,新增学员30%。
社区教育助力布艺“走出去”
黄道婆的故乡,如何传承黄道婆文化?华泾镇培育“传承非遗、织彩华泾”的品牌,以“民间纺织达人擂台赛”的形式,展示三锭纺纱技艺,寻找传承人。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举办黄道婆故事读书和竞赛活动;编写社区教育读本《传承之路》,让更多居民了解黄道婆;将传统布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华泾布画”系列礼盒。
目前华泾布画已经走出华泾,成为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上海市教委、徐汇区及华泾镇政府出访或接待来访的定制礼物,成为向全世界传播黄道婆布艺文化的载体。
黄道婆纪念馆小讲解员的培训、《黄道婆》连环画的出版发行、动画片《中国巧姑娘黄道婆》的拍摄,以及皮影戏制作等,让市民通过不同方式认识黄道婆,理解她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女性朋友更将她视为独立自主的榜样。此外,社区学校还与上海市服饰学会、东华大学合作,建设了“手工编织”全国特色课程,并联合举办了四届“华泾杯”上海市手工编织作品大赛。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