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不调整和探索。从破解幼升小的择校热到高考改革,每次消息一出都会引起家长们的关注。而随着新学期的开学,又一批新制度公布。其中包括了教育管理及升学等方面,而且都是与你密切相关的。
2020年前将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为了进一步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降温,同时也为了解决中小学招生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教育部新公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里对多校划片,压缩特长生招生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通知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各学校要科学划定招生片区。对于有名额的热点学校和超出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要引导采用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同时逐年压缩特长生的招生规模,在2020年前全面取消特长生的招收,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
上海推进小学晚托服务
如今父母工作都很繁忙,但小学生放学却都很早,于是希望学校开设晚托班就成了刚性需求。而目前上海9成以上的公办小学都能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晚托服务,同时上海公办小学也将继续探索更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
2016年起,长宁区对“爱心晚托班”进行了拓展,开设了“3d打印”“围棋小课堂”等702门课程。全区各小学还根据办学需求购买武术、足球等特色课程,如今原本一放学就直奔教育机构的学生已有一半回归学校。嘉定区则实施“4·30”行动+“5·60”计划,为自愿参加的学生每周安排4天“快乐30分”拓展活动,和每周5天的60分钟放学后看护工作,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与成长。
教育部严禁学校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教育部发通知,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