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宝山新闻

宝山:前行 为了遇见更好的你

2018-2-24 0:00:00发布87次查看

  2017年的宝山经济,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年报”:全年完成区地方财政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10.8%,超出年初预定目标2.8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147亿元,可比增长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9亿元,同比增长11%; 商品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0.5%、3.8%。

  招商引资、商务经济、工业生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居民收入等指标继续保持增势,助推区域经济活力迸发、稳健前行。

  前行,乘国家战略之东风

  2017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接靠邮轮466艘次、接待游客292万人次,稳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支撑这些数字的,是监管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邮轮产业链的深入拓展,港城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11月1日至3日,2017亚太邮轮大会再次在宝山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相约‘一带一路’”。

  “浩荡东风,扬帆划桨”。邮轮经济的跨越发展,只是宝山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聚焦自贸试验区、上海科创中心,宝山制定《全面对接科创中心建设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做强张江宝山园,推进规划范围向吴淞工业区、南大等重点产业板块调整集中。

  制定《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新增4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市级科技孵化器,市级以上众创空间总数达到18家,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

  推进“产学研用金”协同,区企校共建上大—宝山军民融合产业园,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签约合作,美钻与交大、工程大联合建立国家级研发中心,32个项目、10家企业分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换认定和科学技术奖。积极参与并推动100亿元规模的全国首个市场化运营双创母基金正式运营,集聚1亿元以上各类基金40家。

  前行,顺改革创新之大势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

  2016年4月,宝山区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加速该前沿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在市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位于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的上海石墨烯产业园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首批建设单位。

  “改革不停顿、创新无止境”。2017年,宝山全力抢抓改革红利,提升创新水平,全面深化“供给侧”“放管服”、国资国企、财税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提出27项改革工作,并细化落实到38家责任部门。出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租税联动”等政策,行政审批目录由624项变更为581项,减少43项。试行“容缺”预审预批制度,建立跨部门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内资企业办事时间由8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外资企业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对接诚信平台和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案例,去年作为全市第一批自主改革创新经验,被列入市政府自贸区改革联动方案,并在全市推广。“壮士断腕,刀刃向内”,宝山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今天的宝山,已初步形成了“1+4+4”产业体系。

  “1”是指邮轮经济特色产业,两个“4”即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等四大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软件信息与大数据服务业、建筑科技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四大生产性服务业。

  建立区、镇两级投资促进中心,形成《关于区域统筹的实施意见(试行)》《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办法(试行)》《产业项目招商统筹奖励办法》《区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2017版)》《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2017版)》,实现招商机制、规划布局、资源要素、准入评估、政策服务、投资队伍等“六个统筹”。

  前行,走产城融合之新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宝山全面关停54个市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腾出土地约1200亩。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4%。当年7月,全市“五违”整治现场会在大场召开,宝山立下“决胜”军令状。

  通过“五违整治”补短板,宝山加快“腾笼换鸟”塑样板,重点地区功能全面突破。我们看到,邮轮滨江带正对标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标,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宝杨路圈围地块临江商业商务中心项目顺利奠基,长滩音乐厅“水晶”和长滩景观塔方案基本完成。我们看到,吴淞工业区正按照城市副中心定位,着力打造上海面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

  我们看到,南大地区正按照“不低于黄浦江两岸”开发标准的要求,打造南大未来生态智慧城。基本建成3条内配套道路,完成一期30公顷绿地建设,44.3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建成,文海路东侧地块安置房已完成交付并使用。我们看到,新城镇及老镇旧区里,535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性住房竣工交付,8.3平方公里人居典范和产城融合样板的“新顾城”正在建设。康家村成为全市首个“城中村”规划调整落地后正式开工的项目。

  2017年,宝山区领导带队“南下北上”,远赴北京、深圳考察,同时拓展与在沪央企、部市属企业合作,与宝武、招商局、中集、卓越、中船、上港、金桥、申能等知名大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2017年,宝山新增注册企业27603家,平均每5分钟诞生1家企业,全区企业总数已接近14.5万家,“蚂蚁雄兵”和“与象共舞”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道壮丽美景。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作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主城片区,当前,宝山已进入老工业基地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要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主动纳入国家和上海战略,主动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态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我们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以优异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宝山“撤二建一”30周年!

  前行,我们不忘来时的路;

  前行,我们珍惜结伴的缘;

  前行,我们怀揣复兴的梦!


宝山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