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穿梭在人流中采购年货的喜悦,是水仙花盛开时带来的那一抹春意,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的团圆……华理附中的小记者们,用那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捕捉新年里的每一件细致入微的感人事、新鲜事,让年味愈加芳醇!
团委学生会携手给大家拜年啦!
2月14日早上8点,拜年视屏在徐家汇美罗城正式开录。
不到8点,美罗城还没开门,热闹繁华的徐家汇此时也显得冷冷清。可有一群人早早起床化上淡妆,梳洗打扮,他们并不是要去过情人节,而是给全体师生录制拜年视屏。赶着最后一部末班车腊月29,学生会骨干们忙中抽空,各自放下手中的事,协调好时间齐聚一堂。阳光透过淡淡的雾气温柔洒下,在冷风中每个人脸上挂着笑容,脱下厚重的外套身着春秋装校服,手拿着福字、春联、吉祥物等,配上有些沙哑的嗓音,一遍一遍的ng,但每个人都无怨无悔,这是学生会的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撰稿:高二2班 高昱琳)
乡村民俗甜甜蜜蜜年味浓
每年过年,一家人都要赶着春运回乡下过年去。
农村人就讲究个民俗,大年三十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在门口摆好了一箱箱大红的炮竹,撕下旧联换上新联,超市里通常会挤满了人。外婆会麻利地包水晶包,用筷子在包上点个红点,白白胖胖的水晶包就变得喜庆起来。年夜饭的时候从锅里端出,一个个流着亮晶晶猪油的水晶包吐着白气,煞是可爱。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吃着团圆饭,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度过了除夕夜。 (撰稿:高二1班 卢雯)
瑞雪兆丰年
今年的春节是不一样的,戊戌的一场雪,落下的是一派祥瑞,落下了多少人的期盼。梧桐树上,小桥上、草丛中,街区的屋顶上,阳台上,都填满了白盈盈的雪,形成了家乡最特别的景色。瑞雪兆丰年,纯白的雪,拉开了新一年的篇章。
孩子们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出门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与同伴们打成一片,在白雪皑皑的天地间喊着,闹着,红扑扑的脸蛋上,绽开了可爱的笑容,把整个世界染上了一层粉色。(撰稿:初一6班 吕雯婷)
魔都的年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并不拥挤上春运的火车赶趟儿。一家三代在过去的一年中期待着这一天的团聚。厨房里多了如烟花爆竹般声势浩大又亲切暖心的炒菜声;饭桌上弥漫着熟悉的菜香,长辈把晚辈爱吃的菜放在他们面前,而晚辈又为长辈夹菜,年味儿亲情味儿十足;而饭后,一家人又体验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不再是传统的小红口袋里装着压岁钱,而是在手机上发红包、抢红包,既新潮方便又不失传统年味儿,其乐融融。(撰稿:初三1班 陈祎盈)
家里的年味变淡了
“快递,签收一下。” 快递小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将包裹放到桌子上,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里面红红绿绿的一包包,原来是年货。看着那么多好吃的,心里却有一丝凉意,这些年货虽然秀色可餐,但这是妈妈从网上订的,也就少了过年的味道,家人的温馨。
家里的年味变淡了,以往的纸质红包变成了电子红包,远在他乡的爷爷无人陪伴。也许是因为时代推动了发展,但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历史,风俗,还有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
(责审: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