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徐汇新闻

徐教院附中雏鹰小队2018年寒假活动之八年级集锦

2018-2-15 0:00:00发布64次查看
走访红色圣地 感悟革命情怀:徐教院附中八2中队圣皇小队2018年寒假活动
2018年1月21日,徐教院附中八2中队圣皇小队的队员们聚集在思南路73号。它是一幢西班牙式花园楼房,外表优雅沉静,它是抗战之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在与国民党谈判期间,因受国民党限制,对外称作周公馆。
这一天,凛冽的寒风将大家的脸吹得红扑扑的,但大家的参观热情依然不减。走进周公馆,漆成了红色的木制地板,给人一种明亮又温暖的感觉。经过了将近70年的时间,房间内还是有浓浓的书香气息。队员们首先走进了周恩来办公的房间,里面简单地陈列着两张木床,一张写字台,两把木椅。队员们安静、认真的观看着每一件陈列物品、每一段介绍文字,感受着曾经在此发生的风云故事。参观完一楼后,队员们拾梯而上来到二楼,二楼是周恩来与董必武会见各界人士的地方,这里安排了一间宿舍式的屋子,整齐并排地摆了几张床,当时商议党内事务或前来拜访之人就住在这里。曾经这里宾客盈门、高朋满座,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文教、工商界爱国人士和国民党上层进步人士等应邀而来,谈论形势,谈论事务。参观完二楼,队员走到后花园,互相交流着各自的感想。
这次活动让队员们了解了周公馆在1946年~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在影响民主人士、团结文艺界朋友、争取国际人士的支持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周公馆犹如向着光明的灯塔,为向往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传承青年英模精神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徐教院附中八2中队腾龙小队2018年寒假活动
这次小队活动,八2中队腾龙小队参观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白愈己,史博涵,王宇旸,张莹和曹芸婷五位队员准时到达了集合地点。踏入“年代久远”的石库门建筑,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青年团中央旧址纪念馆分为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渔阳里”历史展厅和旧址五部分,向当代青少年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实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红旗,往里面走是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图片和名字。展厅特别安静,队员们浏览着图片下面的一段段文字,沉浸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
第一层是关于这次大会的介绍,二楼是上海青年运动史和现代英模展览。在二楼,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雷锋日记和一个关于草原英雄小姐妹幻灯片。雷锋日记中记载了雷锋当时的所作所为和他的志向,队员们仔细的阅读日记中的每一句话,从中感受雷锋崇高的精神世界。
本次参观活动,让队员们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历史知识,大家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当代青少年,更要继承革命传统,发奋学习,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精美绝伦的海派传统手工艺:徐教院附中八2中队炫彩小队2018年寒假活动
2018年1月26日,八2中队炫彩小队来到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进行参观。坐落在汾阳路与太原路口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一幢白色建筑的花园洋房,因为它的建筑雄伟优雅,故有“小白宫”之称,特别引人瞩目。
队员们一进入博物馆,就被它门口的一根巨大象牙雕塑所震撼。象牙上密密麻麻地雕刻了十几个人物和众多的亭台楼阁,每一处都栩栩如生。走进中厅,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丽的水晶灯。正前方一块大屏风上,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我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品种纷繁,技艺精湛,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的特色,是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在这里我们能看见各式各样精美的玉雕、木雕。整座博物馆一共有三层,囊括了刺绣、面塑、灯彩、木雕等等的中国传统工艺。每一层都有传统的手工艺人在工作,听说他们已经在这一行干了30年了。每走进一间房间,恍若踏进传统工艺的一方天地。队员们站在手工艺人身旁,好奇地看着他们制作。听见那些手工艺人感叹他们这些传统手艺学习继承的人实在太少,队员们在被手工艺作品惊叹之余,不由坚定了要保护这些传统工艺的决心。
走出博物馆,队员们惊喜的发现在博物馆的门口有一片大草坪,上面已满是积雪,队员们就在这里堆出了一个专属于大家的雪人。大家抱着雪人,在博物馆门口拍集体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次的小队活动让队员们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真是意义非凡啊!
壮哉,洋山深水港:徐教院附中八4中队朝阳小队2018年寒假活动
2018年2月4日,徐教院附中八4中队朝阳小队开展了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小池同学父母的精心安排下,五位队员来到了位于上海东南面,距市区七十公里左右的洋山深水港参观学习。
车子一路行驶,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大家发现来往的集装箱车辆也越来越多,正纳闷着,此时池爸和池妈热情地做起了介绍:洋山深水港由大洋山、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现阶段的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小洋山),是发展上海自贸区的重要保障。它同时具有许多令人自豪与骄傲的标签:是中国最大,离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是我国最早在海岛上建设的港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它通过跨海大桥与上海连接,其设计吞吐能力为1500万标准箱,大家平时所使用的一些世界知名产品,可能就是通过这些集装箱从码头运送到身边的。队员们还从池爸那里了解到,2005年一期工程顺利开港,现在已经建设到第四期了。原来它和同学们差不多同龄,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当天,上海发布了霜冻警报,气温低至零度以下,海边更是风大浪大。虽然顶着凛冽的寒风,但同学们不惧寒冷,参观了大指头,小岩礁和石龙等景点。站在观景台上远眺,海天一色,在星罗密布的群岛间,一大块人造陆地横亘在海面上,几艘巨轮停靠岸边在装卸货物,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看着这伟大的工程,这别样的风景,大家心情无比激动,不禁敬佩决策者的高瞻远瞩,感叹设计建造者的辛勤付出。
洋山港的建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上升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相信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美好,祖国会更加富强!
天是冷的,大家的心却都是火热的。
从老街到外滩,感受上海城市的历史文化:徐教院附中八4中队升华小队2018年寒假活动
2018年2月9号,徐教院附中八4中队升华小队的队员们开展了“从上海老街到上海外滩”感受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小队活动。他们先到南站,换乘两班地铁,来到了老上海繁华的市中心地带——城隍庙。
说起这个地方,队员们并不陌生,但这次是以小队的形式来探访城市的历史,意义非比寻常。城隍庙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中国红、中国福,火红的灯笼映衬着人们的笑脸,天南地北各地方言,有很多外地来旅游观光的客人,也能看到很多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来这里感受老上海的文化氛围,犹如古代长安城的景象,队员们情不自禁的为中华而骄傲!
豫园老街的商场里,刚好有年画的艺术展。听大人说,他们那一代人小时候过年都要贴年画的,队员们在里面饶有兴致的欣赏起来。观赏好年画,队员们便匆匆的去外滩了。穿过繁华的几条街道,福州路、广州路、汉口路,还有南京路,东方明珠就映入队员们的眼帘。在外滩上走一走,天气晴朗,景色宜人,感觉很不错!
这次的活动虽然短暂,但是升华小队的队员们都非常积极,衣着整齐地早早的就来到了集合的地点。逛一逛城隍庙老街,品一品传统美食,队员们感受到了老城厢的繁华和上海的民俗文化;走进上海外滩,看到“万国建筑博览群”,看到了上海的第一任市长陈毅的雕像,再远眺陆家嘴的上海地标建筑群,内心无比自豪。在乘地铁的途中,看到了从学校到南站正在新建的地铁线路,感受到上海永不停息的发展脚步!
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小队活动,队员们期待着下一次活动。
(责编:何艳婷;责审:郑亚捷)
徐汇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