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安亭镇 引得众生来
2018-2-21 5:24:33发布106次查看
厌倦了新春佳节各处景点“人从众”,不如来嘉定安亭逛一圈。这个以汽车闻名的小镇,远不只有“造汽车”那么简单。
在老街古寺
探寻历史传统文化
安亭历史悠远。史载“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镇故此得名。如今走进安亭老街,依稀可以想象到曾经的楼阁街衢、故事人物。一条安亭泾南北纵穿老街,安亭街和永安街隔河相望,兴安桥、文化桥、严泗桥、杨家木桥四座石桥横跨其上。江南水乡的“路—桥—街”格局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青堂瓦舍、飞檐斗角、古意盎然,明清时代韵味扑面而至。
安亭老街大概是上海所有古镇老街中游客最少的。哪怕是在新春佳节,也丝毫不影响其“清冷”的气质。在这里,可以找到有别于其他古镇老街的安详平和。始建于三国时期、有“上海第一寺”之称的千年古刹菩提寺坐落于此。听晨钟暮鼓,闻妙法佛音,点上一支香,祈福新春;或是在晴好的春日午后,看阳光从百年银杏树枝桠里洒落,听僧人信众放养的白鸽悠然拍翅。走出禅寺,登上九层永安塔,等待斜阳最后一抹余辉从天边褪尽,灯光亮起后老街瑰丽璀璨,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安亭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镇域内共有市级文保单位1处、区级文保单位5处、文物保护点12处。老街、历史建筑、古桥、古树、遗址等绘制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安亭。此外,安亭“药斑布印染技艺”和“黄渡沪书”分别被列为市级和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药斑布印染技艺”又称“归氏药斑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黄渡沪书”也源远流长。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安亭已开创药斑布陈列馆,并建立传承人工作室和学校实践基地。对黄渡沪书也加以普及,在中小幼学校建立教育基地,组织演出活动等。
用特色旅游
镌刻现代汽车文化
提到安亭,不得不提到“汽车”。安亭汽车60年发展,是一段光辉而荣耀的历史。新中国第一辆轿车诞生在安亭,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入驻安亭。同时,安亭还是国家首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上海)起步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内首个专注汽车产业的研发总部园区、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所在地以及上海唯一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001年,安亭区域被规划建设为上海国际汽车城,更是加深了安亭与汽车的不解之缘。
安亭的特色旅游也与汽车密不可分。作为4a级景区的上海汽车博览公园正式落户安亭。新春佳节,多数景点都是“人挤人”的景象,但这里却宛如世外桃源。公园以汽车娱乐、汽车展览、汽车文化为主题,汇集中、美、英、日、欧洲五大地方特色建筑,更可参观汽车博物馆寓教于乐。
上海国际赛车场更不容错过,亲眼见证一场顶尖赛事,才明白什么是“风驰电掣”。要知道,这里举办的可是f1中国大奖赛、世界耐力锦标赛、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等一系列国家级、世界级的赛事活动。看完比赛,还可在卡丁车场实现一回“车手”的梦想,体验一回“速度与激情”。此外,安亭还有新能源车试乘试驾、大众生产线工业游等汽车主题项目活动。
众多汽车主题旅游项目和赛事活动,极大促进了安亭汽车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安亭作为汽车文化旅游体验中心、汽车技术先锋体验中心和f1国际赛事举办地的定位也愈发清晰。在建设国家特色小镇过程中,安亭的目标便是打造成面向全球、以汽车主题与汽车文化为特色的小城镇。当前,安亭已经形成了集汽车制造、汽车贸易、汽车研发、汽车教育培训、汽车博览、汽车运动、智能网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将从中不断汲取能量,加速培育现代汽车文化,反过来推动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抓产城融合
建设“汽车未来”小镇
曾经想起江南小镇,眼前浮现的大约是粉墙黛瓦、郊野农家。但位于上海西北一隅的安亭,打破了人们传统印象里的小镇形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安亭作为上海唯一的工业发展型特色小镇,对标国内外一流发达城市,不断探索产城高度融合发展之路。
以“汽车未来”为主题,安亭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着力全面提升产业特色和功能形态,旨在重新定义和展示人类未来出行方式。结合汽车研发总部基地和汽车双创孵化基地项目,打造国际汽车产业创新中心。通过汽车大数据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体验中心、国际汽车会议中心和汽车管理培训中心建设,引导汽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建设完善先进城市公共配套,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适于高端人才聚居的微型中央商务区和高品质国际化社区。
借着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安亭“汽车未来”小镇的脚步更近了。一个汽车全产业链互动合理、产业创新引领优势突出、文化底蕴魅力彰显、城市环境宜业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安亭正勇立潮头,迈向未来。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