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合并的黄浦区集聚了上海的精华:人民广场、外滩、南京路、上海大剧院、高档商务楼……
三区合并的黄浦区集聚了各个阶层的精英:白领蓝领、外地人外国人、名企高管、文人学者……
精华精英所在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活动!这是黄浦区总工会历届领导所想。当群团改革的号角吹响后,如何围绕群改、打造工会文化品牌、强化群众文化建设,更是成为了黄浦区总工会更好地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于是在调研、走访企业、商务楼、商场、机关;在广泛与各类不同职工群体座谈的基础上,黄浦区总工会推出了七大工会文化活动品牌。以下是我们对这七大文化品牌的简介。
黄浦区工人文化宫书评组:
水平一点也不输给专业评论
黄浦区工人文化宫书评组成立于1975年7月,迄今已42年。经过这多年的风风雨雨,在上海,类似的、能够坚持下来的职工书评团队,几乎独此一家。
这多年来黄浦区工人文化宫书评组几乎对每个时期的重要作品都开展评论。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全面拨乱反正。书评组先后推荐和评论中外名著,以及《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姑苏春》等反映时代变革的当代优秀作品。
跨入新世纪之际,黄浦区工人文化宫书评组更显出热情热力。先后邀请了叶辛、格非、孙、王安忆、赵丽宏、王晓鹰、王周生、金宇澄等著名作家与书评组交流互动,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著名作家莫言2010年8月在上海书展期间,亲临黄浦区工人文化宫参加书评组为他的长篇小说《蛙》举办的书评会。莫言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上海居然有这样好的职工书评团体,水平一点也不输给专业评论。
黄浦区工人文化宫书评组,作为职工读书活动与文化阵地充满活力的领跑者,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的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优秀读书小组,获得了“上海市学习型团队”称号。书评组多名成员被评为上海读书活动明星与先进人物。
上海笛子沙龙:
快乐吹笛共创和谐
“上海笛子沙龙”成立于2006年,最初由几位笛友自发聚在一起吹笛交流,逐渐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沙龙的一些活动经常见诸于“笛友之家”网站,在笛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全国第一个笛子沙龙。
现在,笛子沙龙也受到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上海江南丝竹协会重视,目前拥有成员近百人。
在上海笛子沙龙的影响下,广东、香港、湖南、安徽、杭州等地笛界相继成立了笛子沙龙或笛箫沙龙或笛友俱乐部,各地沙龙经常组织笛子爱好者互相交流学习,有效促进了笛艺提高,吹笛子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值得称颂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笛子名家经常来上海笛子沙龙指导和讲课,他们中有的有较高的出场费,但到沙龙来全都是免费的。因为他们知道沙龙对来听课的和来参加活动的笛友也都是免费的。来沙龙指导的名家有:陆春龄、许国屏、方立平、詹永明、唐俊乔、孔庆宝等。
沙龙以“快乐吹笛,共创和谐”为口号,努力把沙龙打造成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团结和谐的活动场所,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沙龙宗旨是:推广民族音乐,宏扬民族文化。笛子沙龙的活动也得到了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上海江南丝竹协会的大力支持。笛子泰斗、南派宗师陆春龄还亲自提写了“上海笛子沙龙”牌名。
黄浦区职工书画沙龙:
职工艺术家的摇篮
黄浦区职工书画沙龙成立于2013年2月,最初的成员是通过一次全区性的职工书画展览而自发汇聚起来的,随着人气提升人员越聚越多。黄浦区工人文化宫顺应职工的需求,组建了黄浦区职工书画沙龙,目前成员达到近百名,他们中既有市、区级的高手,更多的是来自基层职工中的“草根艺术家”,沙龙每月一次的活动就像是他们的节日,大家汇聚一堂挥毫泼墨尽显身手,作品点评切磋交流。在这里,不分“草根”、“大家”,唯一的追求就是“艺术”,展现出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艺术氛围。
职工书画沙龙成立以来,得到了黄浦区总工会、黄浦区书法家协会的大力支持,相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为沙龙的发展确定基调,明确方向。大家感到,黄浦区职工书画沙龙虽然是个松散型的群众性爱好者组织,但它体现出来的却是超越一切的凝聚力。
2013年黄浦区职工书画沙龙先后举办了“美丽中国———黄浦职工书画比赛暨优秀作品展”、“黄浦职工书画作品成果展”,组队参加了“黄浦区第三届老少同乐书画达人秀”比赛,有的成员还被推荐加入了黄浦区书法家协会。
近年来书画沙龙还连续两年参与“为农民工写春联”等活动。
黄浦区职工书画沙龙是“职工艺术家”的摇篮!
黄浦区摄影协会:
提高职工摄影水准培育职工摄影艺术家
黄浦区摄影协会现有会员220余人,其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42人,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78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海文、曹建国为协会顾问。
黄浦区摄影协会坚持以常规活动吸引会员参与、以传授技巧培育会员兴趣、以辅导创作提升会员水平。协会坚持举办摄影双月讲座,摄影采风活动。充分发挥名家效应,积极开展内外交流活动,近年来邀请名家高手为会员举办专题讲座,杨元昌、郭润之、张子良等名家先后到文化宫为协会会员讲课,传授摄影技巧。
黄浦区摄影协会成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南京路步行街马路运动会体育摄影比赛;举办了“庆五一,黄浦职工系列艺术展”;上海市职工艺术博览汇———“黄浦职工书画、摄影艺术展”;美丽中国———“黄浦区职工摄影作品展”等大型职工文化艺术展览。
黄浦区摄影协会与上海市职工摄影协会共同承办了“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全国职工摄影大赛上海赛区的赛事活动。黄浦区摄影协会还积极为会员搭建展示平台,利用黄浦区工人文化宫展览厅得天独厚的资源,组织策划了“王国年《自摄自画》水彩系列作品展”。
提高职工摄影水准,培育职工摄影艺术家是协会的宗旨。
黄浦区职工合唱团:
职工忙并快乐忙并愉悦的平台
黄浦区职工合唱团成立于2014年11月,其前身为黄浦区职工声乐沙龙,由来自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70余位职工组成。
合唱团坚持每周一次晚上排练,团员们学习热情高涨,每个声部的团员在声部长的带领下,早早来到排练厅加班练习,互相纠正发音,统一动作。
合唱是一门合作和谐的艺术,参加合唱团的职工们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参加合唱的。确实,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修正,其中不少职工把原来只顾自己直着嗓子唱,而不顾及和声的问题改掉了,他们更注意怎样“共处”,怎样共鸣,一些成员还把合唱艺术的真谛带到生活中,工作中,大大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为了训练团员们的共性意识,合唱团经常邀请优秀的合唱指挥来指导、培训,大大提高了成员们的演唱技巧和方法。
近年来,黄浦区职工合唱团参加过数次重大比赛,如在上海市第五届无伴奏合唱比赛中,就受到好评。
今年“五一”前夕,黄浦区职工合唱团在中国梦?劳动美———黄浦区职工“庆五一”文艺汇演中闪亮登场,取得圆满成功。
学无止境,艺术学习更是需要不断修行,不断提高。黄浦区职工合唱团在不断提高职工合唱艺术水平的同时,更为注重把合唱团打造成职工们忙并快乐,忙并愉悦,忙后休憩的平台和集散地。
南京路马路运动会:
建设美丽中国从关爱健康开始
爱黄浦、爱运动、心动我动一起动!这是黄浦区南京路马路运动会的口号。
南京路马路运动会起始于xxxx年,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上拉开序幕。迄今已有xx届。
每次活动举办,来自黄浦区商业系统的三千名职工以及社区居民,就会在清晨的街头开展趣味横生的冬季健身活动。
南京路马路运动会以“简朴、充实、融和、欢快”为实施原则,围绕“活力南京路,健康你我他”的主题,融职工群众体育、社区大众体育于一体,其中有“快乐员工擂台”、“特色拳操汇展”、“门前职工活动”、“职工体质测试”以及“即时摄影比赛”等五大板块的活动,内容包含旱地龙舟、拔河对抗、托盘障碍接力、滚圆台面接力、广播操、“九子”游戏、迷你高尔夫、羽毛球、板球、短绳、呼啦圈、踢毽子等四十余项。
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活动覆盖了整条步行街,不仅在南京路步行街划出了一道流动的体育风景线,更彰显了黄浦职工市民全民参与运动,共享健康快乐的体育生活方式,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增添了活力。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唯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工作美丽,才能创造美丽生活。这多年来,黄浦区总工会之所以年年都举办马路运动会,就是提醒职工,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而不注重身体,就是要力促职工树立这样的意识:建设美丽中国,从关爱健康开始。
“八一”军民长跑:
“军爱民,民拥军”与体育活动最佳结合
2017年7月29日清晨,黄浦世博体育园内人声鼎沸、军号嘹亮,数千长跑健儿从这里出发,拉开了上海市第36届庆“八一”军民长跑暨浦江两岸迎“八一”军民接力长跑活动,以此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庆“八一”军民长跑活动始于1981年,由卢湾区工人体育场与上海复兴公园离退休老同志“常青树”长跑队共同发起,得到驻沪部队大力支持,至今已走过36个春秋。
今年共有16个区县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25支长跑队伍、计2500余人参加,其中人民子弟兵500余人。“八一”军民接力长跑活动,旨在营造军民团结、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助推上海文明城区建设。
本次长跑活动从黄浦世博体育园出发,途径秋园到达远望号船坞终点,沿途老工业风情和绿色水岸交相辉映,经典建筑群落与现代生活方式水乳交融,可将浦江的风情一览无余。 作为一项坚持了多年的活动,已成为黄浦区职工活动的一个经典。受到职工、市民和战士的欢迎。
在长跑活动出发仪式上,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汤志平致词;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王治平、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宋依佳、黄浦区区长杲云等向部队代表、市民代表和职工代表授长跑队旗。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宣布长跑队出发并鸣枪发令。
八一军民长跑成为“军爱民,民拥军”与体育活动的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