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2018年度第二期《园艺大讲堂》要开讲啦
2018-2-7 15:07:00发布63次查看
开讲之前,先考大家个小问题,鸟类与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羽毛?翅膀?喙?没有牙齿?卵生?说得没错!有人说了,最重要的你没提,鸟类会飞呐!世界上的鸟类有9000多种,绝大多数都会飞翔,而其中有一些鸟类十分与众不同,它们丧失了飞行的能力,可以说是“插翅难飞”。
说到这里,你能想到什么鸟类呢?就上海动物园里,不会飞的鸟类就有好几种呢!本期大讲堂《不会飞的鸟类》将选取不会飞的鸵鸟和企鹅作为代表,通过探究它们不会飞行的原因,介绍它们的分布范围、分类特征、繁殖特性等等知识,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鸟类。
关于鸵鸟和企鹅家族,有趣的故事还真不少,你知道吗?鸵鸟拥有陆地生物最大眼球,以后请叫它大眼萌。鸵鸟不会飞的秘密在于它的生理构造,龙骨突和脚趾是重要因素。不过,上天给你关上一道门,也会顺便为你打开一扇窗,鸵鸟还是奔跑能手呢。企鹅家族有十几种企鹅,最大的有1.2m高,最小的只有40cm,做企鹅的差距也这么大吗?企鹅虽然不会飞,但是跳跃能力非常强,而且小小的企鹅能够潜水的深度,你可想不到。有关鸵鸟和企鹅的更多趣事,我们在园艺大讲堂为你讲述。
园艺大讲堂之《不会飞的鸟类》
活动时间:2月10日(周六)13:30
活动地点:上海动物园办公区(非游览区)
主讲嘉宾:马珺
参加对象:6岁以上(儿童须大人陪同,保证听讲座纪律)
活动费用:免费
报名方式:详见上海动物园微信平台、官方微博
主讲人介绍:马珺,上海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鸟类饲养繁育工作,参与斑嘴鹈鹕、犀鸟、东方白鹳等多个重点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鸟类知识。热爱科普宣传,曾取得长宁区讲解比赛三等奖的荣誉,擅长从细微之处介绍科普常识。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