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跨境电商发展成效显著
2018-1-31 9:00:00发布81次查看
2017年,青浦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订单突破100万单,较2016年增长约11倍,交易额近4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市第二位。
一是聚焦三个中心,助力平台建设。
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中心方面,2017年完成跨境电商物流集中监管场所备案31家,食品化妆品仓库备案企业5家,物流集中监管场所备案1家,电商商品备案14208种左右。
跨境电商o2o商业中心(即跨贸小镇)方面,华新西郊国际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去年进口2.28万个标准箱,同比增加126%,货值6.5亿美元,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的960个品种;奥特莱斯a区进口品牌店铺46家,去年销售额占奥特莱斯整体销售额的26.5%;元祖梦世界项目12月完成结构封顶,提供o2o体验等产业发展载体;吉盛伟邦跨境家具体验中心积极探索和布局进口家具的线上业务及线下的展示体验,目前项目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手续。
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方面,飞马旅在西虹桥打造的东隆项目聚焦供应链产业生态的营造,去年签约租赁办公空间1.55万平方米,出租率91%,注册企业52户。
二是聚焦政策扶持,助推企业发展。
2016年出台全市首个区级外贸扶持政策,即《青浦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细则》,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去年共扶持绿地、洋码头等21个项目,合计拨付金额1628.38万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租赁经营用房分三年给予租金补贴,去年共补贴3家企业,共计72.5万元,成功引进谷近投资和名联供应链两家跨境支付和跨境冷链企业。
三是聚焦流程优化,提升监管实效。
通过海关、国检、外汇、统计、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单一窗口”,优化业务流程,区内电商企业、支付企业、物流企业、仓储企业直接与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联网,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均可以接入的企业直连模式成功复制到漕河泾出口加工区、西北保税物流中心等区域。探索创新商品备案、货物监管等制度,在货物通关环节继续实施“一次备案,多次使用”、“先进区,后报关”、“货物批次进区,集中申报”等便捷措施,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青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