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腹膜透析下社区 患者就医得实惠——我区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成效显现

2018-1-31 0:00:00发布85次查看

进一步促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是近年来我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日前,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结果揭晓,区卫计委申报的“腹透下社区,患者得实惠”项目榜上有名。该项目经过3年的试点试验,实现了“一举三得”:患者得实惠,腹透患者医疗费用降低11.3%,年均减少近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发展,医护人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医院得效益,病人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病床周转率明显提高。

  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家住佘山镇新宅村的杨阿婆今年77岁了,身患尿毒症四年,平时都由儿子李先生在家帮忙做腹膜透析,白天每4小时换一袋腹膜透析液,通过预留在腹部的腹膜透析管,就像打吊针一样让腹膜透析液进入身体完成透析。
  “在家里就能做透析,不用老往大医院跑,还有家庭医生每个月都来关心我母亲的病情,真是省事又放心。”李先生从前为了帮母亲配药,每个月至少要去两次区中心医院,往返最快也要花大半天的时间,有时还要带着母亲一起去验血检查,现在在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通过电话提前预约好全科医生,不到一小时就能办好配药的手续,药品直接通过专门的物流渠道送到家里。
  “腹透保护残余肾功能比血透好,透析效率高,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是一种方便又实惠的治疗手段。”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徐春雷向记者介绍,腹膜透析的技术相对简单,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培训后,在家里就能治疗,不需要像血液透析那样两三天就去一次医院,时间上更自由,甚至可以不影响正常工作。经过上海市腹膜透析质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之后,徐春雷通过了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评定,获得开具腹膜透析药物处方资格。2014年3月,区卫计委牵头,区中心医院与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试点,推广腹膜透析技术进社区,积极推动家庭医生负责制,利用现有的全科医生体系,开展分级诊疗,让尿毒症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接受治疗。
  据了解,2017年,区中心医院转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腹膜透析患者达70名,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负责这些腹膜透析患者的病情管理及随访。通过实施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不但方便了尿毒症患者就诊,还大大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质量。据统计,2017年,区中心医院腹膜透析患者掉队率和存活率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
  除了腹膜透析技术,区卫计委还积极探索康复医疗服务、社区慢阻肺等适宜技术下社区项目,加大区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力度。其中,慢阻肺分级诊疗借助移动互联网在全区开展,目前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57名全科医生参与了此项目。截至去年底,数据库中已有病例13654例,初步筛查1124例,确诊随访445例。

  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多年来李先生一家饱受尿毒症困扰,四年前李先生的父亲因尿毒症去世后不久,母亲也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父母双双患上尿毒症让全家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随之而来的是医药费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李先生的父亲曾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每周必须使用3次血透机,由于机器数量少患者多,每次预约都很紧张,为了不错过预约时间,李先生和年迈的父亲都要早上五六点出门赶往区中心医院,做完透析回到家最早也要下午两三点。除了占用大量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费用也不低,每个月的医疗费要1万多元,医保报销之后自己还要负担将近2000元。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进社区,分级诊疗严控医疗费用支出,李先生明显感觉到经济压力小了很多。他向记者展示了母亲近几个月的医药费结算单,由于他们家是低收入家庭,除了享受大病医保之外,母亲还申请到了医疗救助,原本1个月医药费要近8000元,享受各类政策补助后,每月负担的医药费还不到100元。
  “真的从来没想过看病还能这么便宜,现在经济压力小了,我也能有更多时间照顾母亲了,真的要感谢好政策。”采访过程中,李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5年3月起,全区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腹膜透析治疗纳入了社区门诊大病医保范围,2017年下半年增加到了8家。据悉,腹膜透析进社区项目的实施,使每名患者每年平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近万元。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