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嘉定”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2018-1-29 15:30:00发布99次查看
“汽车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58.3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6.9亿元,同比增长9.5%”——这是嘉定这座“国际汽车城”去年交出的汽车产业“成绩单”。
近年来,嘉定努力在自主知识产权领域抢占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全力推进大众MEB项目、蔚来汽车纯电动整车项目建设,以整车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尽快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嘉定注重发挥各类机构的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全力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表示,嘉定已成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研发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今年应勇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出要“打造嘉定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区等产业发展新载体”。下阶段,要全力抢抓汽车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的“时间窗口”,加速向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进军。“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专项研究,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吸引更多优秀汽车人才集聚,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引领未来汽车产业标准建设,进一步打响‘汽车嘉定’品牌。”
产业篇
未来30年,嘉定要“改变汽车”
汽车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上海汽车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六分之一,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目前,上海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3万辆,位居全球城市前列。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加快向新能源、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嘉定拥有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目前,嘉定集聚了上海大众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300多家、研发机构100多家,汽车专业人才3万多名,涵盖研发设计、软件开发、金融服务、博览贸易等功能的汽车全产业链基本成形。“我们将不断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计划到2020年,嘉定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过去30年,汽车改变了嘉定;未来30年,嘉定要改变汽车,为汽车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作贡献。”嘉定区领导表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嘉定就见证了中国第一代轿车的诞生。如今,方兴未艾的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方案、新商业模式的兴起,又给嘉定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近两年,随着各类资本纷至沓来,以汽车为特强产业的高端制造业增势良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嘉定区委区政府深深意识到,“汽车嘉定”的发展动力,已经不能再局限于整车和零部件的初级生产制造,唯有在实体经济供给侧注重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特强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并在关键领域形成突破,才能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如何发挥优势,乘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东风”,抢占未来汽车发展制高点?嘉定已经开始布局。在嘉定的汽车产业发展中,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领域的集聚辐射效应正不断被放大。近年来,依托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示范区和电动汽车示范区的平台优势,嘉定成功引进了蔚来汽车、上汽-阿里汽车等一批汽车研发知名企业。
在整车研发领域,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和前沿阵地,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十分关键,落户安亭的蔚来汽车就是很好的例证。如今,随着全球最快电动超级跑车EP9的问世,蔚来汽车正进入一个创新高潮期,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该车0到200公里加速仅用7.1秒。公司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ES8总投入50亿元,其中光充换电配套和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占比就20%左右,目前已上市并开始接受预定。
在嘉定,自主研发、创新不仅局限于刚刚起步的初创型企业,“老牌劲旅”也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7月20日,2017年度“全球500强公司”榜单公布,和嘉定已结缘数十年的上汽集团凭借2016年度1138.60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13次入选全球500强,排名第41位。去年上半年,上汽推出的纯电动互联网SUV荣威ERX5上市,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4秒,并拥有自主泊车、无线充电等新技术。在电池方面,上汽自主研发的高集成度电池包通过了全球权威产品安全测试,该电池包获得防尘防水民用最高级别认证,级别仅比潜水艇低一级,公司对车载电池8年2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及衰减不超过30%的目标信心十足。
笔者了解到,到2020年,嘉定新能源汽车整车年产值力争实现400亿元,汽车智能化力争实现产值500亿元。
应用篇
为日常生活提供“发展红利”
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红利”,就是投入应用,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人才、技术集聚,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嘉定,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发展红利”。
从2013年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就开始在逐步改变嘉定人的出行方式。住在安亭的不少“上班族”,原本常要乘出租车去虹桥机场或浦东机场,如今开着EVCARD分时租赁电动车就能方便到达。据了解,分时租赁电动车EVCARD,从最早在嘉定区内的50个网点,逐步扩展到学校、宾馆、景区、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等地,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截至2017年12月底,EVCARD已覆盖全国60个主流城市,电动共享汽车26000辆,注册用户约180万人,平均订单速度2.0秒/单。
去年12月,2017中国智能汽车大赛在位于嘉定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及上海F1国际赛场举行。赛事设置智能辅助赛、无人驾驶赛、信息安全赛、离线测试赛,围绕汽车智能化功能测评、汽车自动驾驶测评、汽车智能网联测评和汽车信息安全测评等,从算法设计、信息识别、计算决策、控制执行等方面对参赛队伍进行考核,促进智能汽车技术进步。赛事的亮点之一,是中国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将在国内首次应用于赛事。去年6月初,“昆仑计划”即《中国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建设》项目启动,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面向全行业的,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和标准制定的中国道路驾驶场景库,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建设的关键部分。目前,“昆仑计划”中国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已积累了近4000个交通事故场景,150余万公里自然驾驶场景,超过100小时、1000人次的驾驶模拟器测试场景等。此次大赛中,“昆仑计划”为赛事提供了场景来源,而大赛也将进一步实际验证“昆仑计划”的测试能力。
驾车去办事,到目的地后下车,在手机APP上按下停车指令,车辆就可以自动从下车区经过地面道路开进地下停车场,并自己找到空余车位停好;事情办完,无需跑去停车场,只要在手机APP上发出“我要取车”指令并移动支付停车费,车辆会定位你的位置,自动开到你面前。这种如同科幻大片一样的场景,如今已在小范围内成为了现实。去年11月28日,在位于嘉定安亭的汽车·创新港内,中国首个“智能代客泊车”项目公开路测,演示了“智能代客泊车”项目的一期研发成果。该项目由汽车·创新港发起并总体协调,汇集整车厂、科技创业公司和高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
目前的无人驾驶车辆应用时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智能驾驶要最终实现商业化落地,找准实现场景很重要。“限定范围内”、“低速”这两个条件,一直被业内认为最适合用来进行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智能代客泊车”就是一个典型的限定范围内低速无人驾驶应用场景。在低速与限定区域条件下,相关单位能更方便地对自动驾驶的难点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指定园区的停车场内不会存在过多的交通标志,而在定位精度上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场端设备来辅助实现,还可以通过规定来实现全无人停车场。“这个项目紧紧抓住了目前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是目前业界看好的智能驾驶应用场景,因为它既为用车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为其节约时间,又能大大提升停车场和城市管理效率,增加停车位的利用率,可谓一举两得。”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智能代客泊车”将于2018年在国际汽车城实现商业化应用,选取不同的停车场,吸纳更多车厂参与,将与消费者见面。
在位于安亭的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市民可以坐上无人驾驶车,参观加氢站、光储充电站、智能家居小木屋等沿途设备,亲身体验无人驾驶技术。从F1赛车到上海汽车博物馆,再到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内刚刚开放的智能网联汽科普体验区,对市民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嘉定在发展汽车产业、汽车社会的过程中,产业链将拉得更长,价值链做得更完整,在汽车与人、与社会架构当中,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技术篇
“安亭指数”将成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
使用10个摄像头和多个毫米波雷达,配合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能实现环境感知、定位导航、决策控制等自动驾驶核心功能,行驶过程中不需任何人工干预……去年11月6日在沪举行的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图森未来无人驾驶货运卡车等无人车在位于嘉定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进行了现场演示,让试乘人员连连赞叹。开园1年多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最全、技术水平最先进、影响力最大的窗口。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