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工业信息 2018年第8期

2018-1-26 0:00:00发布61次查看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提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介绍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项指标:从企业效益指标看,201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0.4%,与上年相比是恢复性增长,当然也有企业效益改善的原因。从财政状况看,财政收入在8%左右,超出2017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预算的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质量看,微观质量、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均在提升。
      经济增长的质量就看它给居民带来多少就业和收入。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12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4.98%,低于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质量还反映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状况是否改善。去年一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了,北京下降的还要多一些。同时宏观上反映节能减排的指标,201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7%,年度目标是下降3.4%。
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将基本实现“城际出行无忧”
      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该企业计划到2020年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2万个,建成覆盖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及其他地区主要城市的公共充电网络;在目前已建成的全球最大智慧车联网平台基础上,接入充电桩300万个,基本实现电动汽车“城市内畅行无阻,城市间出行无忧”。
      据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江冰介绍,智慧车联网平台已实现与南方电网、特来电、普天、万帮星星充电、科陆等19家充电桩运营商互联互通,累计接入充电桩17万个,注册客户超过80万个。为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安装难”问题,2017年该公司完成了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老旧小区的1万个车位电气化改造。到2020年以后,电动汽车很可能跨越它交通工具的属性,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元。充电桩将成为连接新能源和电动车两个万亿级市场的结点。未来如果把国内所有车载动力电池连起来,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可以吸收掉整张电网多余的电量。将通过智慧车联网平台挖掘电动汽车的储能价值,使电动车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充放合适的电量。这不仅能使电网更智慧、更安全,还将给广大车主带来更多收益,并更好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包括电动汽车畅行工程在内,2018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将实施美丽乡村服务工程、保卫蓝天电能替代工程、阳光扶贫攻坚工程、能效服务示范引领工程、光伏云网连万家工程、家庭共享电气化工程、供电服务心连心工程等“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八大服务工程。
三大运营商2018年工作会解读
      2017年,我国基础电信业继续呈现加速回暖的总体态势,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69%,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与全球基础电信业1.2%的增速相比属于中高速增长。在提速降费成效方面,4g用户占比超过七成,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超过八成,手机漫游费全面取消,手机流量资费和中小企业专线资费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也在加快推进转型创新,努力将发展速度转化为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迎接万物互联时代数字化转型的“大机遇”和“大挑战”。
      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下的新融合
      中国移动在“十三五”时期提出“大连接”的总体战略,通过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来驱动公司发展。从2016年至今,中国移动也确实在不遗余力地贯彻其发展战略,不断强化4g领先,大力发展家庭宽带,加快物联网市场布局。但我们也看到超越连接的数字化业务发展成效并不理想。2017年,中国移动又提出“四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强调移动、家庭、政企、新业务要融合发展,重点是要着力提升数字化业务的收入占比。在具体融合策略方面,中国移动希望能更多发挥包括咪咕、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等专业公司和机构的作用,与省公司做好协同,利用好省公司在用户、渠道、营销资源方面的优势,放大资源价值。一方面是实现连接业务与数字化业务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机制设计优化省公司与专业机构间的协同,进一步强化内部生态的有机性。
      中国电信:转型3.0下的新生态
      2016年,中国电信首提“转型3.0”战略,推进业务重构,构建“一横四纵”重点业务生态圈。2017年,中国电信对“业务生态化”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生态魔方”的概念,希望依托自身的长板业务协同产业合作方共同打造“互补、多变、有机”的“生态魔方”。中国电信不遗余力地做强“一横”业务,即4g和光宽,2017年中国电信的4g新增用户已经赶超中国移动,对中国移动领先优势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在“四纵”业务方面,以iptv为核心的智慧家庭生态是当前重点,高带宽序列产品以及iptv和智能网关的“入口+平台”布局初具雏形。在物联网生态中主要是加快了nb-iot的网络能力建设,同包括ge在内的国内外产业链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业务合作。在云、支付和大数据领域还处于能力积累和跑马圈地阶段,变现周期仍然较长。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下的新升级
      2017年是中国联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混合所有制正式落地,互联网化改革持续深化。王晓初董事长用了四个关键词总结了过去一年的重大变化,就是“标志性、突破性、变革性、转折性”。2017年中国联通加大了2i2c、2b2c等新型在线模式的销售力度,在低用户发展成本和薄补贴模式下努力提升移动业务的发展速度。据联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与腾讯合作的“大王卡”和“小王卡”用户已经累计达到5000万,在部分省公司其2i2c渠道发展用户占比已超过80%。在业务布局方面,中国联通不断强化在垂直领域的发展,先后在广东、浙江成立产业互联网公司,并与战略投资者强强联合。在云计算领域与腾讯、阿里巴巴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在用户、渠道、服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互相协同、互相导流、互相赋能,打造共同的产业生态。2017年中国联通也加大了内部的改革力度,按照王晓初董事长的思路,通过组织机制的改革创新对联通进行互联网化的基因改造。
      2017年,三大运营商业务发展和转型创新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共性的隐忧。一是连接驱动的增长范式没有改变,移动流量和宽带业务仍然是最核心的增长驱动力量,而且随着价格战的持续,流量红利释放速度正在加快。二是同质低价的竞争模式没有改变,低价、捆绑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差异化没有体现。三是新业务广撒网、多布局、难变现,大视频、物联网、云计算仍然处于能力积累和布局阶段,收割期较远。
      2018年是“十三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三家企业在工作会报告中提到了未来一年的发展思路,大致梳理总结如下:
      中国移动:大连接和四轮驱动
      2018年,中国移动的发展思路以深化“大连接”战略的“四大路径”为主线,其中着重强调了“领先”和“协同”的目标。具体在业务发展上强调“四轮驱动”融合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即连接型业务收入占比仍然较高,业务多元化和结构优化的压力较大,距离其“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军企业”的愿景有一定的距离。虽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不宜激进,但中国移动2018年在网络创新方面仍将十分积极,尤其在5g领域,争取再次拿到先发优势,提前实现商用落地。
      中国电信:三大目标和三大任务
      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电信将继续坚持“转型3.0”战略提出的三大目标,即“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三大任务,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四个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其中“深化四个融合”强调了中国电信未来的业务发展思路,即主动将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体经济、政府管理、军民业务深度融合,从基础通信企业发展成为真正的综合信息化企业,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的基本要素和赋能者。会上还提出了 “赢得市场应有地位”这一具体目标,可见未来一年在市场竞争方面的决心,也可以预见2018年通信市场总体的竞争仍是以份额抢夺为主。
      中国联通:“五新”和四个体系
      对于中国联通来说,2018年是重要的重生和开局之年。王晓初董事长提出要着力打造“新基因、新治理、新运营、新动能、新生态”的“五新”联通,其重点将是“互联网化运营”和“体制机制改革”。把联通从一个“重企业”打造成为一个“轻企业”,赋予更多互联网基因,释放更多发展活力。在具体经营思路上,中国联通2018年要重点打造以产品、渠道、能力、客户为中心的运营责任体系、销售责任体系、创新业务体系和品牌服务体系,来支撑总体改革创新目标的实现。
2018年通信行业的总基调仍将是“转型”为主,业务结构向融合化转变,商业模式向生态化转变,网络能力向智能化升级,体制机制向互联网化转变。同时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动能的紧迫性也在增加。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