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在一楼多媒体教室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2018年寒假校本培训之微型论坛。本次微型论坛,分别从项目驱动、课程开发、队伍建设这三个关键词出发,展示学校在“博雅教育”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养”和“学养”,也是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成果的一次展示。
吴佳蕾老师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学习与成长、反思与进步,从基地校的规范化培训,到学科开放周的磨砺,再到参与课例反思项目组后的进步与提升。她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以学为思的基础,以思为学的途径,学思并重,以思得促进更好的学得。龚彩玉老师带领国学课程项目组,抱团取暖,先期确立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及评价的标准,并且通过平时活动有渗透、阶段活动有专题,全校活动有表演,家长开放有展示等途径,以校园活动作为课程展示的平台,打造课程的亮点。另外,国学课程项目组不断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和实效性,落实师三要求,体现师三标准,用国本课程反哺国家课程的质量。刘叶萍老师非常注重学习型团队的建设,通过备课组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备课组间成员的互相学习,落实师三标准和规范,体现备课组集体智慧。另外,刘老师负责的五六年级小初衔接备课组,以课堂教学入手,渗透数学思维和方法,对学生在学法上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为实现小初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打下扎实基础。
一年级组副组长高苑婕老师整理介绍了以“细节”为核心,通过德育活动实践为平台的精细化年级组管理工作模式。一年级组通过发掘学生细微的行为、情绪和想法变化,创设教育契机,搭建鼓励性评价机制,帮助学生爱上班级、爱上学校、爱上学习,顺利完成幼小衔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规和行规,成为一名博雅师三的小学生。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吴珍英老师介绍了三个学期以来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基于班情特点的清晰定位,为吴老师班级管理设立了准确的切入点,以家访工作、借力家委会、电话交流等方式建立家校的长效沟通机制,通过通晓规范、分类管理、巧树榜样和自我提升等举措,形成了良好的班级规范。同时,吴老师以班委选拔和培养为抓手,建立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和巧干事的学生干部队伍,带动全班形成了责任感和归属感的温馨氛围。作为一名德育课程备课组长,张子莹老师介绍了《健康与幸福》课程四年级组的德育课程建设经历。面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迁移和教授困惑,四年级组最终基于学生身心年龄特征,确定了“引导学生用积极态度处理各种情绪问题”的年级总目标,并选定形成了教学内容框架。通过磨课讨论和听课反馈,四年级德育课程备课组集思广益,创新提效,突破学科和年级组壁垒,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高质量的教学实效。
师三实验学校每学期末进行交流的校本培训,旨在“博雅教育”的理念下,培养一专多能“博雅”教师队伍,通过组织专家辅导讲座、教师主题论坛、分组学习讨论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师德素养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全面推行“博雅教育”,打造优质精良的“博雅”教师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蒋海英;摄影:张怡;责任审核: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