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首创“党建顾问”模式 让“隐性党员”找到了“娘家”
2018-1-29 16:29:00发布67次查看
“两新”组织员工想入党,可单位没有党组织怎么办?应届毕业生入职“两新”组织,党员身份何去何从?在入党名额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该如何做实党建工作?党的声音如何更好的传达到基层?
2016年9月,嘉定区率先试点新的组织覆盖模式,以“党建顾问建立联合支部”的创新方式,有效推动了嘉定“两新”组织覆盖的有效性,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覆盖率已超过80%。
由嘉定首创的“党建顾问”模式,即每名党建顾问受5家“两新”组织聘用,4名党建顾问组成一个联合支部,最多覆盖不超过20家单位。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基层、园区、专业市场、商业街区、楼宇等中小型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
党建顾问主要做些什么?党建顾问的主要职责是与“两新”组织建立联系,持续服务,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牵线搭桥”,党建顾问们在受聘企业和联合支部开展相关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发掘培养优秀党员,发挥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组织发展的联络员、党群活动的指导员、政府工作的服务员、化解矛盾的协调员、企业发展的助推员的作用。
这些党建顾问有的来自党务部门、有的来自企业、村居、经济城等,由各行各业的退休老党员,企业主,党员骨干等组成。在党建顾问们的努力下,党的政策、关怀更加有效的传达到了“两新”组织,不少“隐性党员”留在“口袋里”的组织关系找到了“娘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实际困难也因此得到了解决。
案例1:嘉定工业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张亮,同时担任4家两新组织的党建顾问。嘉定工业区经济城的明星企业禾赛科技是他的服务对象之一。禾赛科技员工中有不少党员,但因为人员流动性大,时常刚了解到党员信息,人就已经离职了。
在张亮的努力和协调下,公司人事部门与其建立起了联络,作为过渡,新入职的党员员工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张亮加入到内资企业联合支部。目前,该企业已有党员12名,并已开始启动成立公司自己的党支部,日后,党员员工们便可在自己公司开展、参与支部活动。
案例2:企业主胡茂伟是嘉定新城马陆镇马东园区的党建顾问,同时兼任马东园区党建顾问联合支部支部书记,负责园区内7家非公企业的党建顾问工作。
在上海恒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任职的谢鹏有着留学背景,归国后一直有入党意愿。但对在非公企业任职的他来说,入党流程怎么走、自己档案资料如何挂靠则是一头雾水,好在有了胡茂伟的帮助,谢鹏顺利向联合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去年12月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刚开始,很多人质疑党建顾问会不会只是挂个虚名,但事实证明,这不仅仅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机制,而且能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需求。
嘉定区社工委书记葛影敏介绍,党建顾问模式不仅提升了“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工作的效能,还能积极引导“两新”组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保障党建顾问工作有序开展,区社工委与各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相关党建顾问培训班、充分利用区“发现新动能‘两新’暖课堂”、“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丰富教育资源,提升党建顾问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素养,同时在区委高度重视、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党建顾问和联合支部的经费得以保障。
2017年2月、9月,在专项工作基础上,嘉定还分别实施了第二、三轮“两个”覆盖工作,总排摸量达8.3万家,实现了应建尽建。目前,全区11939家非公企业组织覆盖率85.6%,489家社会组织组织覆盖率93.3%。
相关链接:“两新”组织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