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张本才:为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检察保障

2018-1-26 0:00:00发布67次查看
    
张本才代表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黄思赟 摄
从落实司法责任制,到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从严厉打击“套路贷”、电信诈骗等事关民生民利的犯罪,到自贸区法治建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举措……
过去的一年,上海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体现司法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新的一年,“上海检察改革2.0”将如何落地见效?上海检察机关将如何更好服务保障民生?在大调研工作中,本市检察机关又将通过哪些渠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8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法治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
服务落实国家战略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保障上海改革发展大局,未来将如何助力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张本才:我们深刻认识到菅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上海落实国家战略的作用。近年来,我们积极主动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强服务保障“五个中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出台了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9条意见、服务保障科创中心建设20条意见、惩治金融犯罪和防范金融风险12条意见,与自贸区监管部门就问题会商、“两法衔接”、事中事后监管等建立了一系列协作机制,牵头建立了上海金融检察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率先推行知识产权权利人告知工作,启动了集案件查询、法律咨询、举报申诉、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保障科创中心建设统一平台等。
在案件办理方面,五年来,我们对金融犯罪提起公诉7525件9920人,成功办理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提起公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387件2206人,办理的多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件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的表彰肯定;加大对逃汇、信用证诈骗、骗取出口退税等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办理涉自贸刑事案件657件857人。2017年市检察院获得了由4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协会、行业组织组成的全球反假冒公共机构颁发的最高贡献奖,是首个获奖的地方司法机关。
在司法服务方面,我们主动对接非公有制企业司法需求,依法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和正常经济活动。在张江科技园区、漕河泾开发区等非公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集聚区内设立检察官办公室,建立企业家法律服务站,积极开展“一站式”司法服务。通过送法入园区、“检察开放日”及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推进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公平、效率、安全等营商环境必备的“法治要素”,应时合势,精准发力,从加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强化对公权力的检察监督等方面入手,努力优化创新创业的法治环境。同时,进一步改进办案方式方法,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精细化工作,为上海加快形成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打响“四个品牌”、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检察保障。
严惩涉民生犯罪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记者:当前,人民群众对“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反映比较突出。检察机关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更好保障民生?
张本才: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最新重要指示中,强调政法战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根本立场,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作为检察机关,依法充分履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职责所在。
近年来,我们更加关注保障民生民利,更加自觉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既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民生刑事犯罪如“套路贷”案件、电信诈骗案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等加大打击力度。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打击“套路贷”犯罪的全市性集中公诉,并及时向公众进行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有力地遏制了此类案件在本市的发案势头。而针对涉众面广的非法集资案件高发趋势,我们尤其注重工作预判,确立了提前介入涉众型金融案件常态机制,确保打击有力、惩处有效。同时,紧抓金融风险防控,积极追赃挽损。
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我们坚持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连续4年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两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坚持提前介入,引导全面取证,推进集中管辖,实行专案专办。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上,除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福喜公司”“法欣公司”等案件外,近年来我们还办理了陈明江等11人生产销售假冒“贝因美”“雅培”婴幼儿奶粉案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守护城市“绿水青山”上,我们结合正在全面开展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针对一批环境污染案件启动了诉前调查程序,努力挽回环境损害的公益损失。
“上海检察改革2.0”
确保126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记者:上海检察改革已经进入2.0版。2017年9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对此,上海检察机关将如何发力,形成更多上海检察改革经验?
张本才:2014年以来,作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上海检察机关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以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核心,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以现代科技应用为支撑,努力打造“上海检察改革2.0版”,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我们突出抓好司法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了检察官权力清单制度,检察官可独立决定的职权共141项,进一步明晰检察官的司法办案权限,推动“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建立健全个案评鉴制度、完善检察官绩效考核机制等途径,加强监督制约,确保办案质效。
我们探索建立的检察官办公室新型办案组织,被中央深改组列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项目,是改革中的司法办案基本组织单元,通过减少业务审批审核层级,检察官直接对检察长或分管副检察长负责,更加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司法责任。对特别优秀的检察官,探索设立授权更充分、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如“施净岚检察官办公室”。目前,全市有4个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分别凸显金融、知识产权、未成年人检察等专业化建设。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2017年,全市公诉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速裁程序适用率超过80%,认罪认罚从宽案件适用率达33.4%; 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3件,占全国检察院入选数的三分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交给上海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任务。根据中央《框架意见》和市委分工方案,去年,上海检察机关研究制定了126项具体改革任务,对司法体制“四梁八柱”进行“精装修”,优质高效推进这些改革任务落地,确保改革整体效能更加集聚凸显,力争形成新的经验成果。
记者:您刚谈到了要聚焦现代科技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运用,那科技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本才:近年来,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科技手段在强化司法办案、深化检务公开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比如,我们研发应用“检察官执法办案全程监控考核系统”,实现对办案过程全面监控、全程留痕,对检察官办案数量、质量、效果的立体化可视化评价;同时进一步梳理细化主要办案环节中的监控节点,消除监督“盲区”。
此外,我们和法院、公安协同研发“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统一证据标准,紧扣监督链条,拦截司法差错,提示办案风险,为检察官审查案件提供规范性指引,减少司法任性。探索应用量刑智能分析辅助系统,通过构建刑事案件量刑情节大数据库,提高量刑建议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目前,我们已全面运行四级院统一应用的办案软件,是最高检统一研发,集业务办理、管理、统计于一体,实现所有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管理、办案活动网上监督、办案数据网上生成,有效提高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还建立上海检察大数据中心,加强对数据资源的集成、挖掘、分析、管理和应用,助力智慧办案、智慧管理、智慧服务。
大调研将暗访、蹲点
在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
记者:目前,上海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对此将如何作为,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本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及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开展大调研工作的部署要求,近期我们对检察机关大调研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
我们将按照“六个紧扣”和切实改进作风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我们将调查研究重点选取在自贸区、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民生等领域;部分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科技创新等园区及企事业单位;12309服务平台、控申接待、社区检察室等窗口来访群众;16家基层检察院以及全市检察机关普通干警。采用暗访、蹲点、问卷调查以及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回访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对于系统外部调研,我们着重于问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呼声;对于系统内部调研,着重于问计问策,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
前不久,市委政法委和市检察院到控申接待窗口就控告申诉工作联合开展调研,从中发现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效能不足、民商事检察监督较为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们还先后召开了多场人大代表调研座谈会,代表对我们提出了许多客观、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要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加强信息技术、大数据和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对检察职能和典型案例要加大宣传力度等等。
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并深入落实这些意见建议,坚持边调研边解决问题,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排除、困难在一线解决,在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推动上海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