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装配的生产线能达到两三百个机器人同时工作,将高自动化、高柔性、高节拍特点结合起来,为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提供专业化白车身及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新年伊始,在库卡柔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这个2万平方米的新厂房里,公司总经理王江兵欣喜地告诉区委书记程向民:“今年还会继续扩大产能。”从生产空间受限到建成2万平方米的新厂房,王江兵说这是松江区领导在调研中及时发现问题,站立式办公,半小时就与公司负责人定下了项目的结果,整个厂房不到一年就封顶建设完成。
在大调研中发现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我区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边调研、边整改、边推进,帮助企业快速解决问题。以库卡为例,2016年9月,程向民率队到库卡柔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到公司需要土地进行增资扩产后,当即与相关职能部门、公司负责人现场办公,站立式办公,半小时敲定项目,当天开始选址;土地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原本16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土地取得和立项的产业审批流程,只用了80个工作日便完成;拿到地后,库卡柔性系统新厂房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验收,2017年底新厂房建成,2018年1月2日,程向民再到库卡调研时,生产车间已经搬进新厂房,全体员工即将入驻。
库卡柔性系统项目是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的生动缩影。其实,不仅是库卡柔性系统这一个项目,我区在推动海尔智谷、科大智能、清华启迪、修正集团等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竣工、投产中探索实施代办、预审批、开设“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极大地压缩了审批时间。在将自身行之有效的做法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组织专门团队外出考察,学习江苏南京“不见面审批”、浙江杭州“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服务相关经验,提出了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项目“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将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只有走进、走近企业,才能了解到企业的最真实想法,才能找准解决企业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早在2016年,为了更好地开展企业调研,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和调整转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我区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加强调查研究和企业联系服务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全区统筹安排72家重点企业,由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负责对接联系,每名领导干部每年联系走访企业不少于两次。无论是厂房建设还是员工服务,领导干部都事无巨细将企业诉求带回来,对症下药,合理配队伍,协调相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
调查研究对于“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推进具有重大、基础性作用。既要实现调研主体和调研对象的“两个全覆盖”,在确保一个不少、一家不漏的同时,又要做到不重复,不能给基层添乱、添压、添堵。为此,松江在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中设立了企业服务和市民服务两个专业平台,将企业调研和村居调研分别归口管理和统一协调,从而实现有代表性、针对性的全覆盖,让大调研成为推动“一个目标、三大举措”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和新的制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