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一教育署在高行小学联合举办《“生活探究课程”的浦东设计和实例 》出版首发式,教育局王浩副局长、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焦亚蛟理事长、秘书长倪似玉老师、教育局外事办负责人吕翠红老师、基教处苏华俊老师、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执行委员张华教授、上海市知名教育专家赵才欣老师、上海教育出版社独立项目策划人、编审张志筠老师、第一教育署署长曹忠、党委书记赵国雯、副署长双慧红、一署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代表以及教育署生活探究项目组成员100多人出席了活动。
曹忠署长首先致辞。他向四年来关心、支持生活探究课程项目的领导、专家、在实践中付出努力的学校和教师以及本书编写组成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他说生活探究课程“抓住了教育本质,为培养学生适合未来的社会奠定基础;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具有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者。《“生活探究课程”的浦东设计和实例 》的出版在区域层面为讲好浦东教育故事、出浦东教育方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高行小学屠文华校长、顾路中心小校瞿伟老师和凌桥中学预备一班的林健悦同学分别以“砥砺前行 探无止境” 、“生活探究促进了我的课堂教学”、“生活探究,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为题作了交流发言,他们介绍了实施生活探究课程项目给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领导、专家向项目核心学校执行组长赠书之后,张华教授深情回顾了生活探究课程从无到有,借助浦东教育内涵项目在浦东落地、发展的历程,他肯定了一署四年来的生活探究之路为教育部刚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起草和实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指出,“生活探究课程”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应在回归生活实践、运用学科思维、建立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探索,他希望能选择部分学校继续深入开展实践研究,重在推进基础学科与探究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中长程探究主题建设为抓手,努力开发生活探究课程2.0版本。
赵才欣老师以“上下求索”为题为生活探究项目点赞。“上”他从教育目的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对项目的推广意义作了精心的解读,“下”他从项目对区域教育优质发展带来的影响,学校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生活探究课程在学科教育的惯性上找到一条新路,优化教育生态,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发展动力等方面又进行了深刻解读。
王浩副局长在讲话中首先感谢了基金会的大力支持,称赞教育署“给力”,感谢张华教授及其团队的精心指导。他强调,回归生活、学科意识和责任感培养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改变学生目前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希望能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把学校办成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焦亚蛟理事长代表基金会最后发言,《“生活探究课程”的浦东设计和实例 》是基金会资助出版的 “浦东教苑书系” 第三本书,是基金会为“浦东教育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宗旨的又一实践,基金会将会继续鼓励、支持基层学校推进和深化生活探究课程的实践研究。
《“生活探究课程”的浦东设计和实例 》出版首发式简朴而隆重,是以往四年来生活探究课程推进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是一个重新的出发起点。推进区域化课程革新,助力浦东教育进入新时代,风景在前面,我们在征途。
浦东教育发展基金会
第一教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