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江川路街道打造“红色物业”服务“美丽家园”
2019-2-15 9:19:03发布62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住宅小区是市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领域。从去年开始,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着力打造“红色物业”,不断提升江川地区整体物业服务水平,以巩固“美丽家园”建设成果。而江川路街道总工会早在两年前就已牵头组织辖区各物业公司成立物业行业工会,通过开展技能比武大赛、工会主席培训班等活动,切实提高行业职工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通过成立应急抢修“工作室”、建立了“红色志愿者”队伍,对周边零星、微型以及“三无”小区实施“全天候”应急保障,推动物业管理企业社会治理参与度、创新公益性物业服务模式。
选树模范引领行业发展
“自物业行业工会成立以来,我们定期组织技能比武大赛、团队建设活动,开展小区经理、水电工、工会主席培训,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在组织职工参与区级比赛中,摘得个人一二三等奖以及团体一等奖。”江川路街道物业管理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李德新介绍说,物业行业工会要从自身特色出发,让员工感受到温暖,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也要通过技术培训和比武,积极选树出行业标杆,提升职工本领和服务质量。
李德新举例道,在比赛和日常服务中脱颖而出的职工王杰,获得上海2017年群众性劳动竞赛“五一”劳动奖章,他所在的上海闵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他名字命名成立“王杰工作室”,秉承着一贯的“传、帮、带”传统,逐渐打造起一支思百姓之忧、解百姓之愁的红色队伍。为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服务特色,去年9月,公司还依托于该工作室成立“王杰应急维修服务中心”。只要接到业主报修,就会第一时间主动和业主沟通解决,暂时处理不了的也详细耐心说明原因,从而增强了业主与服务人员相互间的信任和配合。通过半年多来的实践,“服务中心”收到居民业主锦旗近20面,表扬信30多封,赢得广大居民业主的肯定。
服务中传承红色精神
“这里居民区污水外溢了,那里老旧小区线路又跳闸了……”对于闵华物业的“王杰工作室”而言,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冰雪霜冻,都要做到随叫随到,哪里有事就奔向哪里,即使逢年过节也不能有丝毫怠慢。
节日前一天临近下班时,建设路上一处居民房屋污水管爆裂,造成污水外溢,顺着天花板“哗啦啦”往下流,如果不及时修复,楼上一用水,楼下就会变成“水帘洞”。正值节假日期间,也是用水高峰期,不修好整栋楼,用户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时间就是命令,不能等、不能拖。王杰和同事们认真探讨最合理、最快速的最佳办法,琢磨施工方案。在队员们同心协力下,加班加点把破损的管道调换好,整栋楼都可以过个舒坦放心的节日了。作为维修服务中心的队长,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多起各小区积压几年难啃的“老大难”问题,完成急、难、险、重的抢修任务620项;维修中心全年接报维修近两千次,完成率达99%。
自去年五月,该公司还出台“离休家庭、劳模家庭、烈属家庭、残障家庭和孤寡老人”五种优抚对象措施,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家庭和弱势群体体恤惠顾。
推出“绣花学堂”计划
以上只是江川众多优秀物业职工和物业行业诸多创新探索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江川辖区共有23家物业企业,物业企业成立党支部的有11家,其中6家物业企业党支部隶属街道党工委。这些物业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效能,搭建好物业、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以“红色物业”精神打造党组织、工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目前,在该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通过行业工会搭建平台,已经先后成立了“王杰工作室”和鑫铭物业公司“张守文工作室”,成为了引领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的示范点。
另据介绍,今年伊始,江川路街道就开始筹备成立“绣花学堂”江川路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训基地,探索建立物业管理监事会制度。通过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合作培育一支多元、专业的社区治理队伍;制定“绣花学堂”课程计划,课程体系包括物业管理实务、基层队伍建设、垃圾分类、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内容,逐步形成具有江川特色、可操作、不断创新的“绣花选编”。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