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桥镇佳虹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又添新功能,变身为“社区法庭”,居民自治议事组组长成为了“法官”,议事组成员变成了“陪审员”,在促进社区和谐方面,“法庭”起着关键作用。
佳虹居委为推动居民区法治建设,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邀请居民代表成立“社区法庭”自治金项目,同时配合镇司法部门律师约请制度,引导居民运用法律知识对身边发生的邻里纠纷进行监督评判,积极化解社区矛盾。
一次,有居民因为家用车被弯道的台阶石擦破轮胎要求物业赔偿损失,而保安认为车主技术差是造成轮胎破损的因素,双方争执不下。“法官”听取双方意见后制作了调解书,要求物业根据实际情况对弯道进行改造,车主也表示自己有一定责任,放弃赔偿要求,由此避免了双方矛盾的升级。
佳虹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郭军表示,佳虹把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区法治建设的切入口,对推进社区自治与共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纠纷调解过程中居民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社区法庭”成立以来,在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其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得到不断加强,而“陪审团”组成人员会根据所涉及的事项不同而进行调整,有效扩大了社区事务管理中居民参与的范围,有效推动了基层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