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啦!
寒假余额已不多
抓紧准备起来迎接新学期吧!
上海市中小学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
2019年2月20日(周三)开学,6月30日结束
暑假从7月1日开始, 8月31日结束
孩子在寒假中最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快开学了,家长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纠正。
假期模式要关闭
迎接新学期
一定要做的五件事!
1检查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一方面是对上学期内容的温习和巩固,另一方面,它也是锻炼孩子自我时间管理的好机会。
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抓紧时间予以完成。
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这是极不可取的!
因此,建议家长关注一下孩子的作业,如果没写完,要好好催一下了,及时督促完成,保证高质量完成作业。
假期里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假期里养成睡懒觉就必须改正。
家长们应该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时用餐,调节好生物钟,以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过年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孩子想吃就吃,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发育肯定不好。因此,必须调整饮食。
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其实,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脑电视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子产品,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
看电视、看手机太多会影响视力、智力、运动量等。不妨跟孩子讲讲道理,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玩手机”而言,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大家相对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孩子自己参与制定的,他(她)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
……
你可别奇怪家里的孩子怎么状态不佳、脾气臭臭呢!没准可能是抑郁的表现。
你是不是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越发茫然不知所措。
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家长应该这样做——
1. 为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
引导孩子按照正常的学习节奏和作息时间起居
家里尽量不组织娱乐活动
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时用餐,调节好生物钟,以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调整饮食,要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2.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先要做到。
要孩子早早睡觉休息,但家长却上网看电视,孩子不会乖乖听话。要求孩子安静地学习,家长最好也读读书、看看报,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几道习题,或一起读读课外书,等等。
3. 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流。
早晨起来跟孩子一起打打球、跑跑步,都是行之有效的感情交流方式,还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 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商量讨论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把孩子新学期要准备哪些文具要读哪些书、以谁为榜样、需要重点加强哪些方面、家校怎样配合等内容,逐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不适感。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
同学们这样准备——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非常重要,只有及时调整并排解开学前的焦虑,才能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才能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怎么调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 调节好生物钟
假期里,很多同学因为贪玩而熬夜,晚睡晚起,导致生物钟错乱,开学前必须调整回来,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尤其在开学前夕,千万不要为赶作业而“开夜车”,影响正常的学习作息规律的养成。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正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
2. 备齐学习用具
开学前,要备齐必要的学习用具。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要自己将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净,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3. 转移注意力
开学前,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功课、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巩固,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做好学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