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垃圾“随手分” 生活更绿色
2019-2-14 9:48:11发布59次查看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1月3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明确,上海全市将逐步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自去年起,本区推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以提升垃圾收运效率。近日,记者在开鲁六村小区看到,小区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垃圾箱房干净整洁、垃圾桶摆放有序……
去年10月底,开鲁六村小区开始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根据要求,小区需对原本散乱的垃圾投放点位进行优化合并,按照每200户为一个单位,设置一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位;在每处点位设立告示牌,告知居民分类的方法及投放时间等信息。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小区共设置了1处垃圾箱房和4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位,点位的投放时间为每日6:30-8:30、18:30-20:30,如超时,居民可将垃圾投放至垃圾箱房。“原先几乎每栋楼都设有垃圾桶,而如今只能在指定地点投放,‘定时定点’改变了居民的投放习惯,牺牲了便利性,在推行之初便遭到了不少居民的反对,小区内垃圾被随意丢弃的现象屡见不鲜。”开鲁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董根娣说,“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再困难也要推行下去。通过不断发挥党支部、居委会引领的作用,发动社区党员积极参与,承担起垃圾分类的‘先锋员、宣传员、督导员’的责任,如今,越来越多居民都能做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了。”
为帮助居民更为准确地投放垃圾,开鲁六村小区在4处点位配备了4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位指导员在正式上岗开展工作前,需经历多次专业培训,充分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4个月来,这支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风雨无阻守候在投放点,耐心细致地宣传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和要点,一丝不苟地检查居民分类拣好的垃圾包,一旦发现有未符合分类要求的,就会重新进行分类和投放。现在,小区环境渐渐得到了改善,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了。”董根娣告诉记者。
开鲁六村小区是本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对于区域内许多试点小区的居民而言,垃圾分类已不再是口头上的政策文件,而成为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此次立法既为“垃圾分类新时尚”立了规矩,又让既有成效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持弘扬。
据悉,上海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0多年来,分类标准有过多次变化,《条例》明确为“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条例》在延续“四分法”的同时,也进一步厘清了各类名称,并以通俗语言列举出许多实例。比如,可回收物,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在严格的分类标准下,《条例》也明确了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其中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