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雕塑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专类雕塑公园,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是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雕塑为主题,以展示为手段,绿化与雕塑、小品相互渗透、和谐统一的城市公园。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游憩、休闲和接受艺术熏陶的活动场所,创造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与文化设施结合的典范。
静安雕塑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基地东至成都北路,南至北京西路,西至石门二路,北至山海关路,总占地面积约为6.5万平方米,东面依托交通主干道南北高架与上海各区域形成紧密联系,南面与北京西路相连,西临石门二路,北与苏州河相邻。
静安雕塑公园通过雕塑入选机制和公众参与的形式,逐步将来自海内外的优秀雕塑作品引入雕塑公园,自2008年公园一期开放至今,已陆续引进了世界各国雕塑艺术大师各类雕塑作品共22组32件。
园内雕塑艺术作品:
人们拥有城市,却依然幻想自然。幻想着:山那边,推开一片圣殿;一群牛,静静放牧夕阳。山花开了又败,牧童走了又来。牛儿读不懂,世界缘何匆匆?突然间,夕阳沉了,时光,就此坠入永恒。
这件大型朴素的装置无疑蕴涵了双重意义,既创造了一件类似扩张性的雕塑,又营造了一个近乎外星世界的奇异的公共空间。其造型仿佛遭受龙卷风的侵袭,充满脆弱感和运动感,但这种暂时的装置仍散发出令人惊异的思想内涵,在任何氛围中都渲染出一种独特的气氛。为忙于工作后休闲的人们提供一处庇护所,“一个冥想之地,和平之所”,充分再现“雕塑代表运动的瞬间”的美学观念和内涵。
几个圆润,自然,闲逸的人在无拘束的思考和交谈。内心的安详宁静, 彼此的信任沟通, 心灵的自由和谐; 城市的人们, 拥有对生活, 多样而明媚的选择。 让城市更加美好的不只是日新月异的变革, 更是从外到内, 彼此呼应,交融的幸福。
《城市狐狸》的外表由秸秆编织而成,属于另类“雕塑”。这只蹲在4只集装箱上、高近7米,连尾巴长近10米的庞然大物。
艺术,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轻松。将头埋入土里的鸵鸟却从周围探出许多头来,整件作品充满了趣味性,艺术家用一颗充满童真的心,用一种新奇的眼光,邀您共同发现这个世界。
共享单车
这是以共享单车为主体构建的大型在地创作作品:奔腾的车辆自斜坡,一路向下滚滚而来,逐渐汇聚,拟合成动物的形态,与近在咫尺的自然博物馆遥相呼应。作品艺术化地将单车垃圾创造成美丽的动物,或者其他“可用”之物,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生活更好的期许和愿望。
哈罗威的雕塑作品“头”具有各色的形态,组成部分是多彩的铝制头型和灯泡做的鼻子。每颗头的表情在陶醉、疑惑和惊讶中徘徊,却又矛盾地极具个性。它们所产生的情感张力类似于民俗艺术。这展示了艺术家对简单形式化排列的精妙运用以及他对艺术形式深入的了解和对其未来的展望。
四枚饱满的苹果, 头一枚青涩, 尔后渐红, 润泽闪亮, 叠加而起…… 顶端一只极富生气的小鸟, 正在蓝天白云下默许对将来的梦想:被祝福的果实,阳光下闪烁诱惑的光泽; 梦想令花开不败,自由向上。 小鸟在高处聆听风的耳语, 胜利之下,是坚忍赐予的力量。
作品是艺术家为纪念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而创作。通过作品,他探索了古典主义、艺术史以及神话人物的共通之处。尽管牢牢扎根于传统,但他每一次创作都力求创新,重塑古典主义,与传统接轨。与其他铜制雕塑作品稍有不同,他的每件作品中都会运用到彩绘,鲜艳的颜料赋予沉闷的雕塑作品以生命,呈现出狂欢和叛逆的色彩。
作品“沙发人”来自艺术家体能梦幻的实验。他把人类从身体延伸的幻想和日常产品嫁接,得到一个带有比喻意味的沙发、一个被装饰的人。沙发去除了柔软的弹性,却以拥抱的姿态成为一件恒定的陈列品。作品是艺术家近年来所关注的“力量”主题的呈现。是艺术家对于在无界包容下的城市众生态的体会与思考。
作品是艺术家对物体拟人化特性研究的深入探索。作品中香肠将手臂举过头顶,仿佛在欢呼或投降。艺术家以荒诞的手法把物体转换成人的身体形态,香肠的连接点赋予了它独特的形态。沃姆用香肠之间的连接来指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正如人与城市的关系,充满了无界的可能性与连接空间。
刚硬的金属材质表现雕塑动态的美感。仿佛是两只互相牵引的手,款款柔情,两两相望;又仿佛是动态的舞姿,律动生命,摇曳生姿。这是对生命的礼赞,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作品是艺术家受皮克斯动画发行的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启发所创作。电影中的玩具们在人类不在场的时候具有生命的情节深深影响了艺术家。混合了从土豆先生形象所获得的元素,艺术家从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形式出发,构思创作了这个作品系列。在城市的趣味及艺术创造中,探讨一条“无界”之路。
作品是艺术家对物体拟人化特性研究的深入探索。作品中香肠将手臂举过头顶,仿佛在欢呼或投降。艺术家以荒诞的手法把物体转换成人的身体形态,香肠的连接点赋予了它独特的形态。沃姆用香肠之间的连接来指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正如人与城市的关系,充满了无界的可能性与连接空间。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既是一种自然界的物质材料同时也是一种哲学上的抽象概念,水的这种二元性连接了自然与艺术的世界。作品中流动的水与人们的情感相交流,超越了时间,并在精神上得以升华。
天使·荣龟是法国雕塑家和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苏泰先生专为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创作的主题雕塑。一位纯情少女乘坐巨角大龟上,飘逸且又委婉,隐约地表达着花季少女对生命的眷恋。生动的饰物,纤细的身肢,又将少女的青春活力与气息缓缓释放。而本来意蕴着生命的顽强与见证漫长历史的龟,竟神奇地妙生双翅,翩然欲飞,穿越时间与国界。
巨型风向车 “巨型风向车”通过简洁明快的造型,勾画了风向车的形象,有着中国传统剪纸般的趣味性。巨型风向车由三个独立的雕塑组成,每个雕塑上面都有叶片,大小不一的叶片会随着风力的不同而旋转,同时雕塑底部镂空,形成月洞门,游人可以自由穿梭其中,增加了雕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作品底部是稳健的三角造型,上方指向的以几何造型呈现,指出了上海的在各方的龙头角色。
作品融入中国传统剪纸技法的趣味,底部的稳健三角造型,扎根于上海的土地。上方的风向指针以几何造型呈现,塑造出以“气”为原理,让气流运转自由穿梭于既厚实又灵动的形体间,舞动风向车的机械结构,兼顾细腻的处理,拔地而起的优美线条向天际延伸,犹如乘风启航,将生命力、活力注入其中,象征上海的跃动和勇往直前的力量。
位于公园中间,是引进地中海荚迷、银姬小腊等各种花卉,并利用树阵区域整齐排列了十二条花带,每个季节将以六至七色花卉布置花带。
公园内看似围合空间的曲折长廊、木栅,实是切隔视线蔽隐构筑物之妙招,是虚实结合之举,既起到围合空间作用,又起到视线延伸、阻隔的作用。
公园在植物配置上,突出春景和秋色,即春季繁花、秋季色叶、夏荫绿绿、冬阳落地、四季变化的城市花园。园内主要植物有香樟、朴树、榉树、落羽杉,红花槭、湿地松、花毛竹、梅花、桂花、绛桃、大寒樱、垂丝海棠、茶花、杜鹃、矮八仙、红叶石楠、常绿萱草、四季草花等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景观变化。
静安雕塑公园是静安区致力于为上海大都市,为广大市民打造的兼有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城市公共产品。静安雕塑公园整体景观形象简洁精致,是充分体现现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造园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公园内各空间尺度怡人,空间布局结合雕塑规划布置,通过景观步道将各场地串联起来,形成统一、有序的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