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静安新闻

彭浦镇“彭乐艺站”已为15万人次提供文化配送服务

2019-2-3 10:14:00发布94次查看

 

图为彭浦镇社区文化团队展演场景  ■记者 肖鸣亮

■记者 顾武

本报讯 “过去学书画到镇文化中心,来回路程要1个多钟头,现在音乐名师王丽梅定期来居委会活动室指导阿拉学合唱,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学习劲头也充足了许多。”1月28日下午,在以“乐艺欢享·蝶变风华”为主题的彭浦镇“彭乐艺站”公共文化配送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家住沪支太路上的居民秦阿姨高兴地向记者称赞镇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之举。据悉,该镇自2018年4月下旬推出“彭乐艺站”公共文化配送平台以来,已有逾15万人次居民享受到点单式文化配送服务,实现了在家门口品尝文化“私房小菜”的愿望。副区长鲍英菁出席活动。

居民渴望就近学艺看戏

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彭浦镇地区喜欢歌舞、戏剧、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的居民众多,但由于地域面积超过7.8平方公里,许多居民居住在与宝山、普陀等外区接壤的地方,想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或参加才艺培训活动,一般都到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但路上来回耗时太长。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在去年上半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谈到文化服务,社区居民集中反映了几个问题:偏远居民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要走几公里;居委会有活动室,喜欢唱歌演戏等文艺活动的人也众多,但缺少专业人士业务指导,技艺始终提不高。住在塘南地区的张老伯还拉着镇文教干部“诉苦”:“吃好中饭就乘车匆匆来镇文化活动中心学两个小时书画,然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去接上小学的孙子放学回家,实在吃不消。”

文化配送满足百姓需求

居民的诉求与呼声,促使彭浦镇党委和政府下决心解决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经过多方调研论证,该镇将市、区、镇优质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于2018年4月底推出了“彭乐艺站”公共文化配送和群众文化团队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有《“一居一品”课程配送》《社区团队骨干培训》《周周演》和《四季华章》四大板块构成。针对居民渴望名师指导的情况,“彭乐艺站”邀请了沪剧名角杨音、合唱名师王丽梅、知名舞蹈演员刘彬等一批艺术名家名师,到居委会活动室向居民传技授艺,并帮助各居民区打造“一居一品”文化品牌。

在市、区艺术名家名师的指导下,8个月时间里,全镇现已有6500余人次的居民参加过摄影、诵读、快板、越剧、民族舞、时装、沪剧等各类艺术培训;36个居民区都有了各自响当当的艺术品牌和团队。如望景苑居民区的葫芦丝吹奏、白遗桥居民区的“非遗”剪纸、运城居民区的时尚肚皮舞、万荣新苑的京剧表演、阳城居民区的沪剧、洪泉居民区的“老妈妈”爵士舞等,都已成为特色品牌。在各居民区均有特色艺术品牌和团队后,“彭乐艺站”又将各团队组织起来,在本社区或其他社区轮流开展《周周演》活动,现已演出36场,从而使全镇居民每周都能在家门口看到不同的艺术演出节目。同时,“彭乐艺站”还将每年的镇社区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季季有大戏的《四季华章》,即春季开展“春之墨香”摄影和书法作品展;夏季举行“夏之韵律”诗歌传唱大赛;秋季开展“秋之融创”文艺作品创作展演;冬季开展“冬之汇演”全年文化精品节目汇报演出活动。

社区涌现一批文艺达人

在“彭乐艺站”公共文化配送成果展示活动当天,36个居民区的群众文化团队都带着各自的特色文化艺术品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展示。在活动中心广场和教室内,手工艺、微景观、摄影、彩虹花亲子沙龙、编织、“悦读悦享”和书画等社区群众文化团队,正在向观摩者介绍、展示剪纸、景观搭建、亲子绘年画、爱心衣帽编织、经典阅读、书法表演等技艺和作品。而在影视演艺大厅,一场展现“彭乐艺站”文化配送服务成果的情景剧正在上演,演出者均来自镇域各居民区的群众文化团队。无论万荣新苑居民区京剧队演出的《梨花颂》,还是阳城贵都居民区舞蹈队表演的《点赞新时代》,或者洪泉居民区“老妈妈”舞蹈队表演的《妈妈咪呀》,都十分出彩,当台下社区观众获悉台上的演出达人许多是学艺才7、8个月左右的零基础者时,不仅啧啧赞叹,不少人还表达了也要参加“彭乐艺站”配送的才艺培训活动的愿望。

静安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