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协作、全力建设,丰裕里旧貌换新颜
2018年淮海中路街道以丰裕里、复兴中路、淡水路沿线为重点,以点连片,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城市更新理念,突出“两点两街一弄”综合治理(“两点”是复兴中路514号,复兴中路468-478号两处风貌保护点,“两街”是复兴中路、淡水路两个街区,“一弄”主要是淡水路214弄丰裕里老弄堂),立足改善民生、风貌保护、消除隐患、提升环境。经过半年多的综合改造,弄堂面貌、街区面貌焕然一新,改造成果初步呈现。
淡水路214弄丰裕里处于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建于1928年,时间悠久,是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尤其是建筑的清水红砖外墙,历经90 年的风雨整体仍保持较好,狭窄的弄堂也形成了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反映了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然而,因年代久远虽多次修缮,但以丰裕里为代表的41街坊整体居住环境仍然不尽人意,存在消防设施缺乏、路面破损、洗浴不便等问题突出。
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街道坚持把居民最急需、最期盼的问题作为综合治理的重点项目。2018年初,街道、居委向居民群众发放问卷1000余份,对499户60岁以上老人逐户走访;先后组织10余次听证会、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全面摸清居民真正需求,确定了20余个改造项目;并且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相关项目开展设计。
2018年6月起,丰裕里综合治理施工全面开展。施工期间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前往施工现场,指导相关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对丰裕里综合治理给予全力支持。
因在居民区开展改造项目,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居民的影响,为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居民的影响,街道积极协调居民区、物业、公房公司等单位,认真研究对策,排出施工表,将自来水总管更换、弱电架空线落地改建、雨污水管道整修、路面翻修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有效的缩短了工期,对居民影响降到了最低。
为顺利推进施工,街道会同相关单位每周召开工程例会,研究各项疑难问题并协调解决。同时,街道会同各相关部门分类协作、密切配合、多路施策,针对违法建筑、无证无照经营,街道会同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开展多轮工作,逐一交谈,逐个攻破;针对占道堆物、无主垃圾,街道会同市容所、物业、居委、志愿者,多次开展专项清理行动,逐步还原风貌。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丰裕里综合治理顺利完成路面翻修2050平方米、更换窨井盖400多个;改造公共厨房5处;拆除破旧水斗30余个、更换大理石水斗115个、更换雨棚120套;更换入户门122扇、更换小区铁门5扇;新装非机动车充电桩2处、翻新非机动车车棚1处;新增消防水喉33只、新装烟雾报警器255只、新装空气安全开关335个;拆除违章建筑8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5处;新建丰裕里零距离家园睦邻服务中心和零距离家园多功能居民活动室;重新设计制作门卫岗亭、垃圾厢房、宣传栏、防盗窗;新增绿化、长椅。
复兴中路8个院落重新整理,铺设大理石地面,种植绿化;沿线红砖围墙重新清洗修补,调换铁艺栅栏和不锈钢铁门。淡水路墙面涂料清除,恢复原始拉毛墙面,修复原始入户木门和水泥雨篷,原店招被拆除新做简洁高雅。复兴中路514号,复兴中路468-478号两处老旧建筑按照原样式、原工艺修缮进行了风貌恢复,原有的外立面涂料被洗除,外露管线内翻,破旧雨篷、晾衣架等附属设施通过协调拆除或调换,窗户外置的防盗窗全部拆除统一调换仿古木纹防盗窗,弥补了新天地与思南公馆间区域历史风貌的短板。
2019年1月17日上午,淮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新天地管理办主任邵键,新天地管理办副主任蒋小恩会同街道社区管理办、公房资产公司、永民物业公司、永善公司、复四居委、监理公司和施工方共同对丰裕里综合治理开展验收工作,对照工程项目逐个验收查看,并提出验收意见与建议。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丰裕里综合治理项目基本顺利完成!她旧貌换新颜的过程离不开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物业公司、公房公司的密切配合;离不开居民区的积极协调;离不开监理和施工方的细致工作;更离不开全体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接下来,施工方会结合验收情况,落实相关整改意见,全面做好收尾工作,全力做好后续维护保养工作。居委和物业公司也将加强后续管理,保证综合治理成果,共同建设好丰裕里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