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满满的儿时回忆 苏州河畔有座幽静的九子公园别具一格

2019-2-11 6:00:00发布72次查看
    上海九子公园北靠苏州河、西近成都北路、南临成都北路1050弄,东至市果品公司仓库,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绿地面积4778平方米,区政府总投资700万元。整个工程建设于2005年11月开工,2006年1月22日竣工开园,历时77天。九子公园被定位为一个反映九种老式传统弄堂游戏的主题公园。
公园内设置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带上海老式弄堂民间传统九子健身游戏项目,即打弹子、滚轮子、掼结子、顶核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扯铃子、套圈子,顾名。均以铸铜、花岗岩、彩钢板、彩钢管材料制作的雕塑体现,最高有2.5米。公园中心的九子运动场采用现代几何直线构图,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场地通过主题九子大道串联,大道两侧立有九子雕塑。
考虑九子运动的不同需要,内有花岗石材料的硬质场地和塑胶地坪的软质场地。位于公园西北部的主广场,布置了以塑胶材料为主的地坪,还具有集散、休憩的功能。
公园西侧围墙运用写实和抽象的艺术手法,采用景墙、宣传画等方式对九子运动进行诠释。公园在绿地植物配置上以种植乔木为主,在植物造景点上以春、秋景观为特色,兼顾四季佳景。
“九子公园”运用树篱分隔公园空间,使公园空间变化丰富,营造出多元化空间。春有山茶、红叶李、春鹃、红花继木、石楠、日本早樱、垂丝海棠、结香争奇斗艳。秋有桂花、银杏、无患子、水杉、池杉、红花槭落英缤纷。
抽陀子
用绳在陀螺腰间均匀绕上几圈,留出绳头握在手上,空出拇指和食指捏住陀螺,收紧绳索往后一抽,陀螺开始在地上旋转,顺着陀螺旋转的方向用力抽打陀螺,使陀螺不停旋转。这种游戏既有动手又动脑还能活动全身外加小有技巧的游戏,陀螺的制作是自己找一快比较重的木头,然后用刀削成锥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成大些或小些,并在底下放一颗钢珠以加重陀螺的分量,另一个作用就是耐磨。
这大概是弄堂游戏里最宣泄情绪的一项了,不少大人在教育小孩时也会搬出“贱骨头”作范本。规则玩法,一般老上海人管它叫抽“贱骨头”。一根棍子上绑一条牛皮筋,抽在地上转的陀螺。陀螺有大有小,有木的有铁的,还可以比赛,2个陀螺对撞,谁的被撞停就输了。
顶核子
用橄榄做玩具,在一定的高度上瞄准后放开,被击中的目标出框可再顶,反之被对方顶。花个几分钱买包橄榄,吃完之后再小心翼翼地把核洗得干干净净就是现成的道具。
规则玩法,在场地内画直径10厘米、20厘米、40厘米三个同心圆圈,每圈线宽3厘米。核子(橄榄核)2个,一个放在圆心,一个由运动员手持。运动员身体须直立,用两手指持核子,顶中圈心核子。每名运动员可进行5次顶核子,如未顶中圈心核子为0分,如顶中,以核子最后所落的位置计算得分。10厘米圈为1分、20厘米圈为3分、40厘米圈为5分、40厘米圈外为10分。顶核子时,颈部倾斜角度不得超过8.5度,手持核子不得低于颈部。根据运动员5轮得分总和计算成绩,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套圈子
套圈是用弹性很足的藤条做的,被套物都是滑溜溜的小物品。在规定的距离内用藤圈扣住套物。
规则玩法,在6米×2米的长方形场地内,从起套线1.8米处起放20个瓶子,间隔距离为纵向0.4米、横向0.3米。准备直径为11厘米的套圈10个。比赛时每人持10个圈,投10次。从起套线直线向前的瓶子分值依次为1、2、3、4、5分。未投中计0分。运动员脚踏或超过起套线为犯规,投中无效。根据运动员套中分值的总和计算,分数高者名次列前,如总成绩相等,按单次分值最高者列前。
打弹子
握紧弹子,摆好姿势,屏住呼吸,瞄准目标,用劲发力,“砰”的一声,击中目标。打弹子也是一种带有赌博性的游戏,两个神态逼真的男孩互相对持,一个手握拳形在食指和母指间有一颗弹子正待发出,前面有几个被作目标的弹子,玩起来小有刺激,也很让人入迷。而且弹子内的花纹色彩分布有致,小时候,男孩谁口袋里不装几颗,在下课放学之余玩几把。几乎每个孩子兜里都少不了几颗花花绿绿的玻璃弹珠,除了从小伙伴那赢的,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家里的水仙花盆。
规则玩法 最简单的玩法是“互弹法”。一人将弹子弹出,另一人用弹子击发,击中者赢对方一枚,未击中,对方击发。另一种玩法是在地上挖六个拳头大小的坑,前五个坑间隔一米,最后一个坑间隔两米,为“主坑”。从第一个坑外一米处开始弹球,球不入坑则轮换。同一球连进五坑再进“主坑”后成为“主球”,“主球”可射杀任意其他弹球,被弹中的球算作失败。其他球可通过连续击中“主球”3次成为“新主球”。最后剩下的弹球为赢。
滚轮子
不论是铁轮、竹轮,只要是轮就能拿来滚。手拿带钩的控制棒,轮子便在你的指挥下随心所欲地滚动。玩法多样,趟水塘、过路障、正钩滚、反钩滚。
规则玩法,在一个20米×4米的长方形场地内,放置3根圆柱。准备滚圈和铁钩各一个。听到出发信号后,从起点用铁钩钩住轮子向前滚动,在滚动中绕每根圆柱一圈后返回。不得用手接触滚圈,如果轮子倒地,可在倒地处扶起重来,但需加时5秒。最终所用时间少者为胜,若成绩相等,则按轮子倒地次数少者列前。
跳筋子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哼着童谣,和着节奏,这应该是“弄堂九子”中流传最长久的项目了。人多的时候总会由两个高手分别率领两队比赛;人少的时候一根橡皮筋加两个小板凳,一个人也可以玩得热火朝天。 两个人,或者用两个凳子撑开橡筋,一个人在橡筋中间跳跃着,有时嘴里还念念有词:“小皮球,小小来,落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以三个红片片做成人影的塑像,上面还印有文字,那是三个小姑娘在跳橡皮筋,一边跳一边还得念念有词,这词就印在这雕塑上了。
规则玩法,依从膝盖、垂手、腰部、肩胛、头顶再依次往还的次序分9级进行比赛。每队三人,将橡皮筋拉开成等边三角形,对手三人须在标志物处按同一节奏、统一规定动作进行比赛。在任一高度未按同一节奏、统一动作和换位即为失败,停止比赛。最终按完成规定动作级数高者为胜。
扯铃子
铃子雅称空竹,样式很多,玩出的花样也很多。两根棒做把手,中间系根细绳,人扯住把手,让铃子在细绳上飞速旋转起来,有时还会发出嗡嗡的响声。用两根木棒做把手,系一根细绳在木棒的一头,扯住把手让铃子飞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响声,这在北方称为抖空竹,南方叫作扯铃。
规则玩法,在5平方米的场地内放1只铃子,1付连绳的扯柃棒。运动员两手各握一根扯柃棒,设法将场内的铃子在扯柃棒绳子上转动起来,并变换各种动作,时间为3分钟。铃子转动为比赛开始,记1分;3分钟内铃子连续转动,不出现落地记5分;铃子在绳上、棒上、空中、地上每变换一种动作加1分,每落地一次扣1分。得分多者获胜。
掼结子
几个麻将牌,一个小沙包,利用沙包掷高的瞬间,翻、立、摆麻将牌,玩出多种花样,难度逐级升高。这种玩法可以几个人玩也可以一个人玩,几个麻将骨牌,一个用布缝的小包,内装些豆子,把那个包往上抛,接着是去抓地面上的麻将牌最好是一顺的,抓好后再接住上抛的包,接住了就得分,没有接到就的换人玩。
规则玩法,台子1张,骨牌6只,结子1只。持6只骨牌掷向台面,随后将结子甩手抛向空中,接在手心,抛接之间将桌上6只骨牌相继翻成白色(正面)、横式、竖式、最后翻成黑色(反面)为比赛终止。上抛结子需在10次内完成1式,超过10次的加次数10次后进入下式。结子、骨牌每落地一次(出台面)判作二次抛结子。抛结子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造房子
找块空地,用粉笔在地上画好格子,提起一只脚,落地的脚踢着格子中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如:螺栓等),一级一级地玩起造房子的游戏。它是用一个小布包里装有些杂物,每向前抛一格就进一步,然后独脚前进,如不失误直到完成最前的一格就算把房子造好了。
这应该是女孩子们的最爱了,拾块红砖,画上房子,就可以拿“画笔”当道具开始游戏了。大多数时候还会在最顶端写上“大前门”三个字,那可是决定胜负的最高目标。“造房子”是在地面上先划好格子,式样有“直跳形”和“方跳形”的几种,格中标上阿拉伯数字,方形格的数字还故意错开,玩者按规定的跨越方式,扔籽包或其他物件(如钥匙串、铁块、玉石块、康乐球子、毽子等等)进格子里,完成各种难度动作。
规则玩法,在长4米宽2米的平坦长方形地面上画上四层楼房,依次将小方砖踢入每层楼房,按照楼房格子的安排进行单脚或双脚跳跃,回到起点为完成。砖必须踢入指定楼层方才作数,跳跃时单双脚不得踩线,跳错楼层必须重跳。胜负依据运动员完成建造各层楼的时间进行比较,用时少者列前;用时相当以重跳、重踢次数少者为胜。
在公园外墙还悬挂9幅不锈钢丝网画《弄堂里的记忆》,栩栩如生地记录了上海的地缘文化风情。这些发源于上海弄堂里的“九子”游戏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对于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值得珍藏的“温暖回忆”!如今,“九子”游戏已不常见,但上海却还有一个九子公园,真的是情怀满满!
滨临苏州河、靠近成都北路的地方,有一所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主题公园,这公园里没有楼台亭阁与小桥流水,更不见小舟荡漾那种浪漫情趣。但这公园却有上海其他公园所没有的、专门翔实介绍上海弄堂孩童时代游戏,乐趣无尽、风情万种,让众多纷至沓来的游客,情不自禁地重温起稚童时曾玩过的弄堂游戏,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其魅力无穷,遐想无限,这个主题公园就是“九子公园”。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