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是美食的集散地,也可能成为脏乱的代名词。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升级,如何建设好与城市气质相匹配的菜市场,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做法。
位于金山新城的蒙山市场,已和人们印象中的菜市场不大一样。入口的电子屏显示着菜谱等便民信息,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宽敞的通道,通道上方醒目标志肉类、蔬菜类、海鲜类,还新设休息区、开水服务区和便民服务区,市场内地位保洁到位,顾客井然有序。经常来光顾的居民吴雪华感慨,如今这里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环境清爽得不得了。”
去年10月份,蒙山市场开始了标准化改造,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改造,这个传统的菜市场在场地建设、设施设备上得到全面提升。除了外部环境,菜品管理也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块。据市场负责人戚晨晓介绍,每个摊位都使用电子秤,每个购物小票上有商品追溯二维码,“顾客扫一下对于货品来源就能一目了然。”戚晨晓介绍,目前这种溯源系统运用在肉类,接下来会全面推广。“当然,也不能光靠商品追溯,定期抽检也是必须的。”戚晨晓说。市场升级了检测专业设备,农产品农药残留指标等得以及时有效检测。
标准化的同时会不会抬升菜价,这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戚晨晓表示,在保持菜价稳定的同时,市场也设置了“平价”摊位,“每天根据时令菜表在两个摊头推出6种‘平价菜’,每种蔬菜比市场价格低20%。”
每天一大早,金山卫周边的居民就拎着菜篮子,甚至是拖着买菜车赶到金山卫市场,菜品新鲜、品类多,尤其是价格便宜,维持着这个传统农贸市场的高人气。进入金山卫市场,各式各样的蔬菜让人眼花缭乱,品类达到数百种,像一个蔬菜”博物馆“,市民在熟悉的区域转上一圈,很快就得以满载而归。
金山卫市场是金山南部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因为价格便宜而被市民熟知,“家里办酒席的一般都来这里采购,这里的菜品平价新鲜。蔬菜、水果批发价格一般比市场价便宜1至2元,贵一点的农产片差价会有5—6元,零售价便宜大概5—6毛。”市场负责人宋勇平介绍道,金山卫菜市场菜品便宜的秘诀是“薄利多销”。
平价的同时如何保障质优,宋勇平表示,这里的管理人员每天开门第一件事是收取每个摊位的进货单,了解进货渠道,“绿叶菜每天抽一个摊位进行快检,检查结果直接在市场入口张榜上墙。”
传统的菜市场在留住市井情怀的同时,也在环境设施上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宋勇平告诉记者,最近金山卫市场投入了200万进行电路改造和批发区域的墙面修缮,变美的大农贸市场也能更好地留住传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