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连日来,崇明区新闻传媒中心广大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表示要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崇明区新闻传媒中心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学习总书记讲话后认为,当今社会,全媒体不断发展,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媒体人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而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崇明区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12日,融合了报纸、电视、广播、微信、微博、App等传播方式,整合采、编、播队伍和播出平台,提升硬件设施,优化流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新闻报道的及时、同步播出。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又好又快发展,生产了一大批有重点、有看点、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向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继续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融合发展步伐。 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外宣和新媒体部陈珺表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强化阵地意识,坚持移动优先,占领传播制高点。随着去年“上海崇明”App上线,崇明新媒体形成了“上海崇明”公众号、微博及App的立体式传播阵地,并在传播流程上进行了再造:“内容融合方面,App主要采用报纸、电视融合新媒体的方式;微信则采用新媒体融合报纸、电视的方式。这种双向融合,能够拓展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同时提升了发布效率。” 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要义。对主流媒体来说,不但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更重要的,是提升传播能力。报刊部朱竞华认为,媒体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融入新平台;另一方面,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传播好崇明声音、讲好崇明故事。报刊部丁沈凯表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好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无论在选题、角度、写作手法甚至是标题制作上都要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要求。好的新闻作品,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以后,受众会更广,产生的影响力也会更大。” 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记者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电视新闻部朱卓君表示,记者还需要在向基层拓展、向群众靠近上继续下功夫:“一方面要更深入、更贴近基层,挖掘鲜活生动的新闻,了解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一方面要不断学习,运用好新手段、新技术,让我们的声音传递得更远、影响力更大、互动性更强。”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针对受众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广播新闻部程雪表示,2019年,广播新闻将积极融合新媒体,继续开展好田间小喇叭活动,更好地服务群众。 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时代,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让主流声音更响亮。技术部沈翔表示,去年7月,崇明区新闻传媒中心专门引进一台全媒体高清转播车,以满足新形势下媒体宣传工作的需要:“这台转播车在传统电视直录播功能的基础上,配备了网络推送设备,WiFi信号全覆盖,并设置了新媒体工作区,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进行多平台发布。前不久区里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大会,我们第一次进行了全程直播和微信同步推送,取得了较好效果。” 让主力军进入主战场,融合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崇明区新闻传媒中心将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并按照区委书记唐海龙在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强主阵地、扩大覆盖面,擦亮生态牌、展现新形象”总要求,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成长壮大,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中实现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