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杨浦“空中连廊”启动“第一跨”!“钻石连廊”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2019-1-30 5:00:06发布65次查看

  小伙伴们期待的
杨浦“空中连廊”迎来重大进展啦!
随着第一根
长23.2米、宽3.2米、高1.1米的
不规则异形梁平缓起吊
由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建设实施的
新江湾城空中连廊工程完成了
“第一跨”大梁吊装
是杨浦“基础设施抓双十”开工目标项目
是杨浦区区级立项、管理和投资的重大市政工程
也是杨浦区重大工程
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位于五角场以北,横跨淞沪路、闸殷路和三门路形成的五路交叉口,主桥长度约360米,东西轴长 约150米,南北轴长约90米,主桥桥面宽度 约为6米,局部变宽至11.5米。垂直交通同步增设钢结构楼梯9条,电扶梯 7部,垂直电梯5部。本工程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与艺术性相结合,在平面上采用钻石形。
位于连廊z18至国华国际广场大楼跨段
该跨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工程完成了基础结构施工
正式进入上部结构建设
更标志着21世纪以来
上海东部地区第一座
集观光休闲、商圈整合于一体的空中连廊
正“冉冉升起”
空中连廊在建设过程中
实现了怎样的蜕变?
遇到哪些不为人知的挑战?
跟着小杨一起看下
新江湾城空中连廊建设背后的故事吧~
第一代天桥成追忆
新一代连廊初长成
它伸入地块,与建筑搭接
通过流动的人群,串联分散的地块
整合分散的商业
创造独特的空中景观环境和供人休闲的交流空间
“第一跨”大梁吊装
连廊接入地块,室内商业的外延,
多元商圈的串联
空中连廊吊装的“第一跨”大梁正是连廊主体与国华国际广场大楼二层结构衔接的主梁,是连廊直接接入国华地块的主入口。这一跨的起吊与安装对旨在整合分散商业,衔接多元空间的空中连廊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新江湾空中连廊的规划设计非常注重与周边商业楼和办公楼的接入程度。这样,周边的广场、绿化、商业楼、办公楼便可通过连廊“串”在一起,通过人的流动达到多元融合的目的。
空中连廊与益田假日广场的二层商业也直接连接,并在接口做出扩大的平台,结合景观成为室内商业的延伸。此外,在创智广场、铁狮门广场,也运用了多变的景观设计手法立体连接,扩展亦静亦动的公共空间,为周边工作生活的上班族、市民和创客们提供交流、休憩的天地。
淞沪路、闸殷路、三门路
形成的五岔路口
绿色、无缝的步行系统
空中连廊延续城市绿轴,打造空中庭院。例如,在铁狮门前广场以上的桥段做成大型的空中花园,在钻石的左右两翼临驾三门路的地方做成了浅土绿化带,此外其余的连廊部位也有分散的花坛结合座椅点缀,使得整个连廊不仅是通行的工具,也是人们愿意停留和休憩的所在。又如,在人流密集的方向,连廊上布置双向扶梯,保证高峰时间的畅通无阻。
每个街区都有至少一部电梯,满足无障碍的需求。每个街区不同方向都有步行楼梯,方便各条动线的行人。在景观节点处,还设计了缓行的坡道,供人们赏景和休憩。 空中连廊旨在通过提供亦静亦动的慢行空间、可远观可步入的景观空间,积极主动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共建共治共享
携手打造“城市客厅”
新江湾城空中连廊工程作为杨浦区立项、管理和投资的重大市政工程项目,2014年12月31日与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一并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方案设计要着眼长远,要有预见性的宗旨,立足功能需求,强化景观设计,优化结构体系,致力于建设人行交通枢纽和地标性景观。 在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和建设推进的全过程,秉承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沿线地块之间共建共治,由于空中连廊连接周边5个地块,平衡多方建设情况,将各方需求有机融入设计方案是该阶段的关键。杨浦区建管委牵头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团队,积极沟通周边地块,充分考虑建设条件和周边环境,引入“东方之钻”和“城市绿轴”设计理念。过程中,从最初仅连接该路口铁狮门广场与创智广场的一跨天桥方案,到逐步增加与周边开发商业建筑联系的创新之树方案,再到将被道路分割的各地块环状连接形成的钻石型空中连廊方案,“共建共治、共会共商”贯彻始终,最终形成了景观融合、功能立体,高效安全的无缝步行体系。此外,通过连廊的建设与连接,周边各地块也打开了建筑的边界,使建筑前区与公共活动空间充分共享,为市民打造可漫步、宜休憩的“城市客厅”。
在项目建设阶段,施工单位亦与周边居民共建共治,积极举办市民开放日,让周边居民亲身了解工程建设与文明施工措施情况,进一步争取居民对工地建设的理解与支持。
挑战复杂环境
技术创新保推进
新江湾城空中连廊工程位于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保护范围内,工程建设条件极其复杂,既要避让轨道交通10号线、规划20号线、市政合流一期总管、在建的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以及诸如110kv电力管线、三门路-国顺东路电力隧道、22万伏超高压电力箱涵等大量市政管线,又要上跨淞沪路、三门路、闸殷路五岔路口,人员嘈杂,车流云集,交组冗繁。复杂的建设环境对施工细节和技术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承建单位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工程条件及其周边环境,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制作、后拼装、先主体、后附属”的原则,进行了工程总体筹划,缜密部署,制定针对性技术、管理措施落实施工,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事前策划、事中控制。创新性地选用了ice(高频液压振动锤)、采用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降温沥青、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异形复杂连廊的设计难题和管线密布施工挑战, 至今顺利完成了复杂环境下百分之六十的桩基、承台和立柱的施工。
本工程计划与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完成,至2019年底力争完成主体结构贯通。
建成后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将承担缓解新江湾城区域交通的“车行快速通路”,而新江湾城空中连廊将创造“人行惬意枢纽”。新江湾将呈现出一座横跨淞沪路、三门路上空,高度融合周边商业体,无缝衔接城市绿轴的钻石型空中连廊,将自然景观与一体化步行系统共同搭建一个无缝的步行系统,使区域内的建筑和开放空间成为全新的地标和焦点,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功能、景观、形态三者完美融合的城市新地标,实现高效率空间利用,创造高密度商业空间价值,也必将成为上海又一城市新地标,城市副中心上空的一枚熠熠生辉的“东方之钻”。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