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代表团在世博中心举行团组会议
2019-1-30 11:12:20发布35次查看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鲍筱兰/摄)
1月27日上午,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奉贤区代表团于当天下午、28日上午在世博中心举行团组会议,全体代表认真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副市长彭沉雷,市委副秘书长马乐声、区委书记庄木弟、区长华源等以市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会议(见上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袁晓林主持。
在互动交流中,彭沉雷表示,过去一年,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上海关注三农顶层设计,完成战略规划,出台财政、经济、土地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推出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综合帮扶等有效实践,正按照既定目标推进。在这其中,奉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开创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彭沉雷说,2019年,是上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之年。今年要紧密结合上海实际,将“三园工程”(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和六大行动计划等重要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总抓手,看清在当前上海三农工作中,虽在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公共服务配套、农村基本保障、基层社会治理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仍然存在农村风貌凌乱、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短板问题,要进一步推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综合帮扶,全力补足发展短板。
在两场团组审议中,12位人大代表先后发言,大家纷纷立足奉贤发展实际,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建言献策。代表庄木弟认为,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对于奉贤来说,就是要立足“四个放在”,拥抱“三大机遇”,进一步改进作风、挂图作战,以再起宏图、书写传奇的气魄,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开启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投入力度,切实转变市民思想观念,提高人的素质。要在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科技含量,增强专业性、综合性竞争力等方面做文章,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真正形成产业个性和特色。要强化“上海乡村振兴主战场”意识,突出差别化定位、差别化发展特质,以“三园”为载体,以激活乡村活力为主线,以“留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为底线,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红线,积极打造“1+3”工程,即建立一个政策超市,组建乡村建设公司、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经营租赁公司等三大公司,通过大地公园、农艺公园共生发展,田园综合体、城市综合体、产业综合体联动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与城市一样的品质,不一样的感觉和功能。
与此同时,不少基层代表也纷纷“抢起话筒”。代表鲁瑛发现,不少农村老人对农村机构养老的感受度并不强,普遍存在“住不起”“不想住”“住不管”的问题。针对农村养老实际需求,奉贤数年前就启动了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这类群众受欢迎的互助式农村社区养老模式,但创建、运营成本对区镇财政带来的压力不小,无法实现全覆盖。她希望,市级层面要高度重视、完善相关农村社区养老的政策制定,激励基层先行先试,将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这类养老服务项目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民生项目,明确建设标准和相应补贴标准,让远郊农村老人幸福享有家门口养老。代表王震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现农村建房的层高不能突破,宅基的集中归并和统一布局很难推进。他建议,市政府能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代表李永杰希望,高校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培育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解决大学生找工作难、企业招工难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校政企合作,为“东方美谷”企业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