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四个亮点,揭秘上海高等教育如何争创“一流”?

2019-1-29 5:06:16发布76次查看

展望2019年,乘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东风,上海教育将继续努力奔跑,不断追梦!即日起,小育推出上海教育新亮点专栏,带您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足迹,诠释点滴变化背后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海教育新亮点】
夯实育人之本
争创一流高等教育
作者:董秀华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研究员
2018年9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上海召开。各地代表分组到沪上六所高校进行现场观摩和交流,上海在大会上作了省级推进经验的介绍,反响热烈。这是上海高等教育擦亮新名片的生动缩影。
2018年,上海高等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排头兵、先行者根本要求,聚焦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根本目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之基,启动一流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开创了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者看来,主要亮点体现在四方面。
1.
高校思政教育深入人心
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型课程体系逐渐成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此,上海各高校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化探索,着力做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盐,做鲜课程思政之汤,做强思想政治教师之厨,使思想政治课程从点名课变成占座课。经过多年实践,上海创新构建了4 1 x思政课教学体系,4 1的必修课,不仅内容充实,还能讲出特色;x的思政选修课,演变成各高校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各种融合解读中国、综合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等内容的课程渐成体系,承担起育人职责。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党组在上海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
同时,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在各类各门课上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走上讲台,讲大事传大道,与教师集体备课……目前,上海高校的思政教育已形成了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以5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以4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近1000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格局。
2.
本科教育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启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系列组合拳成效显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近年来,上海以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牵引,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8年初,上海着眼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提出发展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汇聚一批一流教学师资,落实一批一流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一批一流人才培养示范引领基地的目标,之后配套公布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入选的35个项目(其中26项列为建设项目、9项列为培育项目),标志着上海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迈上新征程。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本科教育大会。上海代表在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上海本科教育的相关工作经验和探索得到各方高度认可。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严世芸(左一)为学生授课并答疑。
3.
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发展一流研究生教育。加强学位点建设是一流研究生发展的基础和重点。2018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其中,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上海海关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多所高校新增(升格)博士硕士学位点100多个。新增的授权单位、学位点,对相关高校和整个上海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来说,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新平台、新机遇,也为进一步提升上海高校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声誉,为上海研究生人才培养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10月,《上海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展一流研究生教育试点方案》发布,提出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对接上海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一流的学位点优化机制与建设机制、一流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一流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一流的资源配置保障机制的目标。目前,各高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已完成论证答辩工作。
4.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统筹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推进国家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根据前期国家双一流建设框架和《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上海以部市共建合作机制为平台,以1:1的双一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相应政策资源,支持在沪部属高校更快发展。全面落实《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方案》,按照一校一策成熟一校、建设一校的方式,持续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在市属高校中着力发展若干所比肩部属高校的高水平大学。
2018年,在继续支持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高水平建设的同时,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启动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活力,创建一流。 同时,发挥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上海高校主动服务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对承担重大任务、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及其项目,给予政策倾斜、资源支持,形成正确导向。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