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浦东绿意环保促进中心承办的“垃圾分类,健康生活”2018年度垃圾分类工作交流会暨绿色账户积分抽奖活动举行。活动现场,“绿意环保”垃圾分类查询记录微信服务号还进行了公开内测。
2018年,浦东各街镇、企事业单位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洋泾街道、老港镇、公利医院、川沙中学等探索出了相应的工作经验。比如,洋泾街道在栖山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自8月6日正式运行,目前家庭源头分类率达85%,投放正确率达95%以上。其中,该小区的四分类垃圾箱房实行定时定点投放,智能化垃圾箱房24小时全天候开放,满足特殊生活作息人群的需要。与此同时,小区促进绿色账户正向激励,强化监督管理,一方面利用探头监控的威慑作用,结合绿色账户卡扫码,实现智能监管可追溯;另一方面安排志愿者夜间巡视,防止夜间生活垃圾偷倒、乱倒行为发生。
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账户工作,浦东绿意环保促进中心推出了“绿意环保”垃圾分类查询记录微信服务号,并在活动现场进行了公开内测。据介绍,该中心是一家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由区环保市容局业务指导,6家环保行业企业共同发起,于2015年注册成立。中心推出“绿意环保”微信服务号,是希望为垃圾分类的全民推广提供一个精细化、科学化、易操作的辅助手段,以此引导、规范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丢弃与分类投放行为。
该公众号具有自定义查询及扫码识别两个主要功能:一是通过文字搜索,了解废弃物正确分类;二是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物品外包装上的条形码,上传条形码信息后搜索服务器数据库,提供准确的分类信息。如果系统查询不到对应的商品信息,用户可以选择上传物品信息,帮助其完善系统,由此还可获得积分。
此外,“绿意环保”还通过服务号积分形式,鼓励用户形成投递习惯,记录用户每日垃圾分类投放习惯并形成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