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白相“大世界”之前世今生

2019-1-28 6:00:00发布68次查看

“大世界”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1917年7月14日,号称远东第一俱乐部的上海大世界开张,它占地1.4万多平方米,内设剧场、电影场、书场、杂耍台、商场、中西餐馆等。创办人是黄楚九。
创办人 黄楚九
黄楚九聘请文人为其出谋划策,给每一新建筑都起一个雅致的名称,号称大世界十大奇景。黄楚九还设计了许多新花样:在露天场地安装高空飞船,以吸引儿童;乾坤大剧场设上下两层,座位千余,日映电影,夜演京戏。大世界开张后,游客如云,名闻遐迩。
早期大世界
大世界游乐中心由“游乐世界”、“博览世界”、“兑技世界”、“美食世界”四部分组成,推出八新大世界新大世界大系列的游乐项目,特别是90年代推出的“竞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台”及“吉尼斯纪录擂台”赛,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绝技高手,创造了世界和国内众多的“唯一”和“第一”的纪录。它那强烈的海派文化色彩,以及追求时代气息的娱乐设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宾客。
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曲艺为其特色,12面哈哈镜成了大世界独有的吸引物。
建国后曾改名“人民游乐场”,1958年恢复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宫”,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复业,定名为“大世界游乐中心”,同时保留青年宫建制和职能。“大世界”是上海最大的室内游乐场,素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剧、曲艺为特色。
大世界每天除演出十多种戏曲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哈哈镜了,十二面大镜子能使人变长、变矮、变胖、变瘦等,千姿百态,引人捧腹大笑,故谓之哈哈镜。
承载了多少代人的回忆的哈哈镜,你还记得么?
从2008年起,为了修缮,大世界闭门谢客。
2017年是上海大世界的建成100周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16年11月26日重新对外开放。
建筑外表保留了原来的浅乳黄色,现在更加簇新鲜亮。由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尖塔,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和此前略有不同的是,尖塔下方原本封闭式的空间,已经被改造成了半露天的阳台,这一设计也更加符合历史上的“大世界”外观。同时,“大世界”的窗户也被还原成了老式的木制窗框,流露出浓郁的海派建筑气息。而在“大世界”门口,两座石狮子端坐于两侧。
大世界曾经是旧上海最吸引市民的娱乐场所,里面设有许多小型戏台,轮番表演各种戏曲、曲艺、歌舞和游艺杂耍等,中间有露天的空中环游飞船,还设有电影院、商场、小吃摊和中西餐馆等,游客在游乐场可玩上一整天。
大世界于2016年12月28日试运行,2017年大世界诞辰百年之际的3月正式对外。正式开放后,一楼常设有非遗衍生品专区,融展示、交流、销售为一体,为传统工艺再利用提供长期展示推广、孵化交流的平台。
由文保专家共同参与修复过程,大世界在建筑改造上保持了历史原貌,檐角、地砖、回廊既保留了原本特色,又增添了厚重艺术感。
据了解,“大世界”的建筑风格比较复杂,大门、圆柱大厅及剧场等主要是仿西文古典式,而内部颇多中国传统形式,是近代娱乐建筑中有代表性的一处。据了解,作为文物保护建筑,“大世界”一期改造工程全部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修缮,外观上没有一点改动,也没有改变其建筑结构或加高、迁移。未来重新展现在市民面前的,将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大世界”。
修缮一新的大世界,设有戏曲、民乐、舞蹈、创新剧目轮演,将不定期开设各种非遗文化活动及课程。其中,传习教室将以“传艺、传习、传承”为核心,让市民用各类非遗手工艺,激发灵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以此鼓励传习,创新传艺。
大世界里的特色小吃街
游玩项目
有演出剧场、音乐厅、影剧院、基尼斯竞技表演厅,每天不间断地轮流上演戏曲、歌舞、杂技、魔术,以及放映电影和基尼斯竞技表演、自娱自乐等,还有游艺厅、歌舞厅、魔奇世界、桌球房、乒乓房、滚轴溜冰场等数十项娱乐活动项目,并有中式餐厅和上海特色小吃廊。
交通信息
数十条公共交通线路四通八达,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8号线均可到达。其中,轨道交通8号线专门设有大世界站,下车后走1号出口,出门即是大世界。地铁1、2号线从人民广场站下,从1号出口出,步行大约600米,约8-9分钟即至;公交线路有:01路、71路、311路、324路、454路、455路、457路、782路、783路、934路等,均可到达。
最佳旅游季节
上海大世界上海大世界一年四季都可以,最好的季节应该是春秋,因为上海的夏天这几年较热,大世界又处于闹市,由于它在解放前是一个特别出名的演出场所,所以名气很大,只不过现在有点没落,在它附近的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光明影都等,可以顺便参观。
门票信息
45元/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